陕西省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五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陕西省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认真填涂在相应的题号下,不得涂改。
4.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 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寻找暗物质
云凡
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均接受这样一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宇宙中的暗物质比构成我们普通世界的原子物质多得多。在阅读这段文字时,每秒将有100万暗物质粒子穿过你的小指。人们却看不到它们,因为它们不发射任何光,它们不带电荷,与原子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少。暗物质没有电磁场,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无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们的存在。但人们知道它们是存在的,因为如果它们不存在,就无法解释宇宙的结构。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30克。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谁最先发现了暗物质呢?20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的言论: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茨威基首先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但当时许多人并不相信茨威基的结果。
万物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越往外其转动的速度越低。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就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而是和内圈恒星的速度差不多。这与越往外,物质越少,引力也越小,速度也应该越低的常规不符。科学家们大胆地猜测:宇宙中一定有某些物质没有被我们的天文观测所发现,这些物质被称为“暗物质”。
科学家认为,通过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可以找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推算的结果:星系中的暗物质约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
如何“网”住暗物质?科学家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地下实验室被认为是进行暗物质研究的最理想场所,其中的原因是:地下深处实验室能最大程度上免受宇宙射线对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干扰。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的绝大多数暗物质并不含有原子,不会通过电磁力与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在地面上,因为来自宇宙的射线众多,这些信号会对直接探测产生干扰,影响其鉴别能力。因此,地下实验室可以帮助探测器“挡”住干扰,让其“静心”工作。目前,全球地下实验室多达20多个,科学家正寻求将寻找暗物质的地下实验转移至更深的地点进行。
美国费米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的两位科学家发现,暗物质存在另一种神秘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支持宇宙中生命的诞生,或者说是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提出新的暗物质效应:遍布宇宙空间中的暗物质粒子可能在一种机制的作用下,进入一个行星的核中,并通过与物质的湮灭释放出足够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保证这颗行星上出现液态水,从而支持生命的诞生。这个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太阳系外生命理论所认为的生命应该诞生于恒星的宜居带上。
1.下列关于“暗物质”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30克。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谁最先发现了暗物质呢?20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的言论: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茨威基首先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但当时许多人并不相信茨威基的结果。
万物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越往外其转动的速度越低。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就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而是和内圈恒星的速度差不多。这与越往外,物质越少,引力也越小,速度也应该越低的常规不符。科学家们大胆地猜测:宇宙中一定有某些物质没有被我们的天文观测所发现,这些物质被称为“暗物质”。
科学家认为,通过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可以找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推算的结果:星系中的暗物质约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
如何“网”住暗物质?科学家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地下实验室被认为是进行暗物质研究的最理想场所,其中的原因是:地下深处实验室能最大程度上免受宇宙射线对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干扰。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的绝大多数暗物质并不含有原子,不会通过电磁力与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在地面上,因为来自宇宙的射线众多,这些信号会对直接探测产生干扰,影响其鉴别能力。因此,地下实验室可以帮助探测器“挡”住干扰,让其“静心”工作。目前,全球地下实验室多达20多个,科学家正寻求将寻找暗物质的地下实验转移至更深的地点进行。
美国费米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的两位科学家发现,暗物质存在另一种神秘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支持宇宙中生命的诞生,或者说是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提出新的暗物质效应:遍布宇宙空间中的暗物质粒子可能在一种机制的作用下,进入一个行星的核中,并通过与物质的湮灭释放出足够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保证这颗行星上出现液态水,从而支持生命的诞生。这个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太阳系外生命理论所认为的生命应该诞生于恒星的宜居带上。
1.下列关于“暗物质”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暗物质因为不发射任何光,不带电荷,很少与原子物质相互作用,所以人们看不到它,也几乎无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
B.暗物质比我们能观测到的原子物质多,而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遍布整个宇宙空间。
C.科学家通过测量围绕星系转动的物体速度发现宇宙中存在暗物质。
D.绝大多数暗物质不含原子,没有电磁场,因而不会通过电磁力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上个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现星系团中暗物质占质量的绝大部分,而看得见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当时的人们并不接受这一结果。
B.爱因斯坦认为,宇宙的形状和宇宙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宇宙是有限封闭的。这个认识是根据相对论得出的。
C.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这一现象虽与太阳系不同,但同样符合万有引力定律。
D.暗物质粒子可能与行星上出现液态水有关,从而可支撑生命的诞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地下深处实验室能很大程度免受宇宙射线对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干扰,因而是进行暗物质研究的最理想场所。
B.能证明暗物质存在的理论不止一种,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茨威基的理论以及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C.暗物质虽一定存在但没被天文观测发现,这是它得名的原因。
D.美国费米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的两位科学家提出的新的暗物质效应,推翻了传统的太 阳系外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应聘,字君宾,莆田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出为南宁知府。迁威茂兵备副使,转广东参政。从提督吴桂芳平李亚元,别击贼首张韶南、黄仕良等。迁广西按察使,历左、右布政使。隆庆四年大破古田贼,斩获七千有奇。已,从巡抚殷正茂平古田,再进秩。
正茂迁总督,遂擢应聘右副都御史代之。府江瑶反。府江上起阳朔,下达昭平,亘三百余里。诸瑶夹江居,怙险剽劫。成化、正德间,都御史韩雍、陈金讨平之,至是攻围荔浦、永安,劫知州杨惟执、指挥胡翰。事闻,大学士张居正奏假便宜,寓书应聘曰:“炎荒瘴疠区,役数万众,不宜淹留,速破其巢,则余贼破胆。”应聘集土、汉兵六万,令总兵官李锡进讨。未行,而怀远瑶亦杀知县马希武反。应聘与正茂议先征府江,三阅月悉定,乃檄锡讨怀远。天大雨雪,无功而还。
怀远,古牂牁,地界湖、贵靖、黎诸州,环郭皆瑶,编氓处其外。嘉靖中,征之不克,知县寄居府城,遥示羁縻而已。古田既复,瑶慑兵威,愿服属,希武始入其地。议筑城,董作过峻,瑶遂乱,希武见杀。及是,师出无功。应聘益调诸路兵,镇抚白杲、黄土、大梅、青淇侗、僮,以孤贼势,而锡与诸将连破贼,斩其魁,怀远乃下。事皆具锡传。初议行师,锡以阳朔金宝岭贼近,欲先灭之。应聘曰:“君第往,吾自有处。”锡行数日,应聘与按察使吴一介出不意袭杀其魁。比怀远克复,阳朔亦定,乃分遣诸将门崇文、杨照、亦孔昭等讨洛容、上油、边山。五叛瑶悉平。神宗大悦,进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万历二年,召为户部右侍郎,寻以忧归。八年起,改兵部,兼右佥都御史,仍抚广西。久之,引疾归。应聘在广西,奏复陈献章、王守仁祠。刘台谪戍浔州,为僦居供廪,殁复赙敛归其丧,像祀之。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归七月卒。赠太子少保,谥襄靖。
(节选自《明史·郭应聘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斩获七千有奇 奇:零数
B.从巡抚殷正茂平古田,再进秩 秩:官吏的品级
C.君第往,吾自有处 第:只管
D.久之,引疾归 引:因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应聘智勇兼备,精明干练的一项是 ( )(3分)
①从提督吴桂芳平李亚元,别击贼首张韶南、黄仕良等
②应聘与正茂议先征府江,三月悉定
③古田既复,瑶慑兵威,愿服属,希武始入其地
④应聘益调诸路兵,镇抚白杲、黄土、大梅、青淇侗、僮,以孤贼势
⑤君第往,吾自有处
⑥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郭应聘仕途顺利,战功显赫。任职以后,担任过多种官职,曾跟随吴桂芳平定李亚元,攻击张韶南、黄仕良等,后又随殷正茂平定古田。
B.瑶民很不安分,多次发动叛乱。他们依仗险峻形势为非作歹,拦路抢劫,劫持杀害朝廷官员,无恶不作,朝廷曾多次派人平定。
C.怀远地跨数州,国家编民居住在当地瑶民的外围。瑶民难治,嘉靖年间,朝廷征伐未果,知县不敢在当地治所办公,致使马希武被杀。
D.郭应聘品格高尚,为人善良,生活俭素。在广西任职时,请求朝廷恢复陈献章、王守仁祠堂。在刘台遭贬后,全力帮助。与海瑞一同厉行节俭,使士大夫畏惧。
7.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7.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炎荒瘴疠区,役数万众,不宜淹留,速破其巢,则余贼破胆。(5分)
(2)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闲 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 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 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 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①, 依止古先生?
【注】禅观:即禅理、禅道。
8.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杜牧《阿房宫赋》)
(2) , ,往来翕忽。 (柳宗元《小石潭记》)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 (诸葛亮《出师表》)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天 火
阿来
多吉跃上那块巨大的岩石,口中发出一声长啸,立即,山与树,还有冰下的溪流立刻就肃静了。
岩石就矗立在这座山南坡与北坡之间的峡谷里。多吉站在岩石平坦的顶部,背后,是高大的乔木,松、杉、桦、栎组成的森林,墨绿色的森林下面,苔藓上覆盖着晶莹的积雪。岩石跟前,是一道冰封的溪流。溪水封冻后,下泄不畅,在沟谷中四处漫流,然后又凝结为冰,把一道宽阔平坦的沟谷严严实实地覆盖了。沟谷对面,向阳的山坡上没有大树,枯黄的草甸上长满枝条黝黑的灌丛。草坡上方,逶迤在蓝天下的是积着厚雪的山梁。
多吉手中一红一绿的两面小旗举起来,风立即把旗面展开,同时也标识出自身吹拂的方向。他挥动旗子的身姿像一个英武的将军。他口诵祷词。多吉是在呼唤火之神和风之神的名字。呼唤本尊山神的名字。他感觉到神灵们都听到了他的呼唤,来到了他头顶的天空,他的眉宇间掠过浅浅的一点笑意。
他在心里默念:“都说是新的世道,新的世道迎来了新的神,新的神教我们开会,新的神教我们读报纸,但是,所有护佑机村的旧的神啊,我晓得你们没有离开,你们看见,放牧的草坡因为这些疯长的灌木已经荒芜,你们知道,是到放一把火,烧掉这些灌木的时候了。”
神们好像有些抱怨之声。
多吉说:“新的神只管教我们晓得不懂的东西,却不管这些灌木疯长让牧草无处生长,让我们的牛羊无草可吃。”
他叹息了一声,好像听见天上也有回应他叹息的神秘声音,于是,他又深深叹息了一声,“所以,我这是代表乡亲们第二次求你们护佑。”他侧耳倾听一阵,好像听见了回答,至少,围在岩石下向上仰望的乡亲们从他的表情上看到,他好像是得到了神的回答。在机村,也只有他才能得到神的回答。因为,多吉一家,世代单传,是机村的巫师,是机村那些本土神与人群之间的灵媒。平常,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但在这个时候,他伛偻的腰背绷紧了,身材显得孔武有力。他混浊的眼睛放射出灼人的光芒,虬曲的胡须也像荆刺一样怒张开来。
“要是火镰第一下就打出了火花,”多吉提高了嗓门,“那就是你们同意了!”说完这句话,他跪下了,拿起早就备好的铁火镰,在石英石新开出的晶莹茬口上蒙上一层火绒草,然后深深地跪拜下去。
“神灵啊!
让铁与石相撞,
让铁与石撞出星光般的火星,
让火星燎原成势,
让火势顺风燃烧,
让风吹向树神厌弃的荆棘与灌丛,
让树神的乔木永远挺立,
山神!溪水神!
让烧荒后的土地来年牧草丰饶!”
唱颂的余音未尽,他手中的铁火镰已然与石英猛烈撞击。撞击处,一串火星迸裂而出,引燃了火绒草,就像是山神轻吸了一口烟斗,青烟袅袅地从火绒草中升起来,多吉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团升着青烟的火绒草,对着它轻轻而又深长地吹气,那些烟中便慢慢升起了一丛幽蓝的火苗。他向着人群举起这团火,人群中发出齐声的赞叹。他捧着这丛火苗,通了灵的身躯,从一丈多高的岩石顶端轻盈地一跃而下,把早已备好的火堆引燃。
几十支火把从神态激越庄严的人们手中伸向火堆,引燃后又被高高举起。多吉细细观察一阵,火苗斜着呼呼飘动,标示出风向依然吹向面南朝阳,因杂灌与棘丛疯长而陷于荒芜的草坡,他对着望向他的人群点了点头,说:“开始吧。”
举着火把的人们便沿着冰封峡谷的上下跑去。
几十支火把从神态激越庄严的人们手中伸向火堆,引燃后又被高高举起。多吉细细观察一阵,火苗斜着呼呼飘动,标示出风向依然吹向面南朝阳,因杂灌与棘丛疯长而陷于荒芜的草坡,他对着望向他的人群点了点头,说:“开始吧。”
举着火把的人们便沿着冰封峡谷的上下跑去。
每个人跑出一段,便将火把伸向这秋冬之交干透的草丛与灌木,一片烟障席地而起,然后,风吹拂着火苗,从草坡下边,从冰封溪流边开始,升腾而上。剩下的人们,都手持扑火工具,警惕着风,怕它突然转向,把火带向北坡的森林。虽然,沟底封冻溪流形成的宽阔冰带是火很难越过的,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每一个人都知道,这火万一引燃了北坡上的森林,多吉蹲进牢房后,也许就好多年出不来了。
就因为放这把山火,多吉已经进了两次牢房。
今天,上山的时候,他从家里把皮袄与毛毯都带来了。有了这两样东西压被子,即使在牢房里,他也能睡得安安心心,暖暖和和了。大火燃起来了,引燃了那些荒芜了高山草场的坚硬多刺的灌丛,沿着人们希望它烧去的方向熊熊燃烧。来年,这些烧去了灌丛的山坡,将长满嫩绿多汁的牧草。
烧荒的滚滚浓烟升上天空,这大火的信号,二十多公里外的公社所在地都可以看到了。要不了几个时辰,公安开着警车就会出现在机村,来把多吉捕走。
(节选自《天火》,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小说以多吉的祈火、引火、点火为主线,主线清晰,情节富于变化,笔法老练,凸显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B. 小说开头两段交代了主要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环境,庄严而神秘,造成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第四段多吉在心里的默念,既展示出他对新的世道的强烈不满,更展示出他对旧神的虔诚信奉。
D.作者擅长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重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摹,并且注重了景物与环境描写对人物的衬托作用,使人物个性鲜明。
E. 小说中人物的姓名设置、景物特点和动作、语言等细节的描写,让小说蒙上了神秘、庄重的色彩,并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温暖气息。
(2) 小说主人公多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析。(6分)
(3) 小说设置多吉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这些细节有何作用?请简析。(6分)
(4)多吉与村民引燃了火,但小说的题目是“天火”,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罗中立:天气正好 下地干活
做学生时,他努力“逃离”油画,却以巨幅油画《父亲》一夜成名,成为新时期享誉全国的艺术家;做老师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当官”,却在50岁时被教职工民主推荐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在61岁时被任命为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在个性鲜明的艺术界,他的沉着包容能为各方所接受,骨子里却有着强烈的反叛精神。画家罗中立的身上似乎纠结着各种矛盾,他却能一再穿越这些矛盾而获得成功。
秘诀是什么?他说:“天气正好,下地干活。”
秘诀是什么?他说:“天气正好,下地干活。”
“创作《父亲》,跟我小时候的生活有关。”罗中立说。那时的罗家在重庆市郊,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的亲戚有人饿死,有人为了几十公斤玉米就把孩子卖到外地,还有一些亲戚为了活命跑到罗中立家,“大家分着喝一碗粥”。
1964年,罗中立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在附中读二年级时,来到大巴山深处的一所村小学当美术教员。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上完课、开完会,天黑就回到土屋里上床睡觉。附中毕业后,罗中立又回到大巴山生活了10年,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
看到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展览的通知后,罗中立再次去大巴山寻找灵感。大年三十的傍晚,他看到路边公共厕所前蹲着一个等着收粪的老农。那天阴雨绵绵,又湿又冷,老农却一动不动,表情麻木,似乎对举家团聚的传统佳节茫然不知。沉淀在脑海中的印记,仿佛被这张木然的脸庞突然揭开。他被自己的灵感刺激得难以自制,兴奋得一个劲儿地冲朋友大喊:“我要画一幅和毛主席像一样大的画!”罗中立整整画了半年,逐渐勾勒出一个老年农民的形象。作品送到北京后,又根据评委吴冠中的建议将作品名字改为《父亲》,作为对整整一代人集体形象的描述。1980年12月,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父亲》获得油画金奖。它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罗中立在中国美术界的知名度和不可动摇的位置。“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要让神化的、扭曲的历史回归本来的轨迹。”罗中立说。
最早从获奖的喜悦中解脱出来的,是罗中立自己。1981年,罗中立用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完成了自己的毕业创作《吹渣渣》,标志着他在一年内实现了从政治主题到绘画主题的成功转型。“《吹渣渣》更多地回到了绘画本体语言,从这幅作品之后,我的绘画风格才一路延续到今天。”罗中立说。
罗中立得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费出国留学的名额。两年期间,他游览了欧洲所有的大博物馆,参观和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美术史上著名的原作原著。在卢浮宫,工作人员上班他就去,工作人员下班他才走,就这样整整临摹了3个月。在美第奇博物馆,罗中立连续3次去看伦勃朗的展览,去了就看伦勃朗的两幅肖像画。同样的肖像、同样的色调、同样的尺寸,一幅创作于1834年,一幅创作于1864年,时间跨度整整30年。很多人在这两幅画前一晃而过,罗中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知道,正是这惨淡经营与重复“炒冷饭”的30年,造就了伦勃朗这位美术史上的巨匠。
罗中立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应该用什么作品跟西方的艺术家进行交流?“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回到自己的本土,回到自己的文化,寻找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绘画的样式和语言。”他又回到了大巴山,回到了雕塑、石窟、石刻、年画等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之中,寻找和提炼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和样式。
寻找、提炼绘画语言的紧迫感,催生了罗中立对时间流失的负疚感。他曾经计划每10年办一次画展,眼看预定的画展临近,自己却没有时间创作,他甚至痛苦得躲进画室里流泪。罗中立勤奋得让人惊讶。他随身带着速写本,画他见到的人和事。就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后,事多会多,哪怕忙到深夜,他也要去画室。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罗中立笔下的农民都有一份真生活:有沉重劳作的苦,有合家围坐火塘的乐,有夫妻风雨同舟的爱,有老牛舐犊般殷深的情。“罗中立在最朴素、最自然、最本源甚至最土的农民形象、农民主题,和艺术中最创造性的、最精神化的、越来越具有语言形式的纯粹感的两极之间找到了联系,他在用一种完全个性的方式讲述中国农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人们现在要关心的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罗中立。
50岁就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感觉“一生的抱负突然被改变了”的罗中立,却一点儿也不敢懈怠。“地处西部的川美能够人才辈出,关键在于条条框框少。“我受益于此,也有责任尽力营造和保持这样的环境。”罗中立说。
2005年,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建成。除了200多间工作室,坦克库还有大的展示厅可以举办雕塑、装置、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行为艺术等大型活动。围绕坦克库建成的青年艺术家工作室群落,更成为“黄漂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家园。
川美建立了常规性的学生展览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展览。学校鼓励每天兢兢业业守着学生的老师,也欢迎“北漂”、“海漂”的老师。
已经成为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入选获奖作品之一的重庆大学城川美新校区,被视为罗中立在1000亩土地上创作的第二幅《父亲》。新校区保护原有的生态,保留原有的老院子,用原有的庄稼、梯田做校园绿化,请农民留下来照常放牛喂鱼种庄稼。在这个巨大的开放性教学空间里,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和成就都一目了然,便于不同年级之间的切磋交流,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融合传承。新校区5万平方米的虎溪公社艺术工作室,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的艺术家驻留地和创作中心。
他在新校区的大门内设计了一段波浪形道路。
(摘编自张国圣 《天气正好,下地干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大巴山”是罗中立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他迷恋那里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并用画笔做出了最本真的记录。
B.
罗中立的《父亲》,因为原生态地表现了大巴山区的老农形象,引起了人们共鸣,成了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罗中立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C.《吹渣渣》标志着罗中立从政治主题到绘画主题的成功突破,从此后,表现主义成为他延续到今天的绘画风格。
B.
罗中立的《父亲》,因为原生态地表现了大巴山区的老农形象,引起了人们共鸣,成了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罗中立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C.《吹渣渣》标志着罗中立从政治主题到绘画主题的成功突破,从此后,表现主义成为他延续到今天的绘画风格。
D.文末“他在新校区的大门内设计了一段波浪形道路”,既表现出罗中立对青年学子的期望与告诫,也是作者对传主一生创作道路的形象概括。
E.这篇文章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对罗中立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典型事例进行了细致地描述,使读者对他的了解既深刻又全面。
E.这篇文章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对罗中立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典型事例进行了细致地描述,使读者对他的了解既深刻又全面。
(2)欧洲留学经历对罗中立有怎样的影响?(6分)
(3)如何理解“川美新校区被视为罗中立在1000亩土地上创作的第二幅《父亲》”?(6分)
(4)作者说,罗中立的座右铭“天气正好,下地干活”是他成功的秘诀。请结合文章并且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8分)
(4)作者说,罗中立的座右铭“天气正好,下地干活”是他成功的秘诀。请结合文章并且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回家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每到春运,许多人因急于回家或到达目的地,明知车辆超员却仍然选择乘坐,结果使得车厢里的所有乘客几乎都重足而立,东倒西歪。
B.长期以来,市民对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在怨天尤人的同时,能否深刻反思自己是否有过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马路,跨越防护栏等太不可理喻的行为。
C.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 中国人寿的一张宣传画上是一个鼎,其寓意是中国人寿一言九鼎,决不食言。
D.沈从文以他的独特审美视角构建了一个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翠翠是这个世界养育出的一个天真可爱,纯朴善良,玲珑剔透的小姑娘。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是破解种地困局的关键所在。
B.据气象资料显示,从18日下午开始,关中的西北部和陕北出现了小到中雪和雨夹雪,降水量最大的是米脂县,达5.1毫米;关中大部和陕南出现了小雨,最大降水量在蓝田,为2.9毫米。
C.面对上涨的物价,广大中低收入者感到手头的钱不禁花,家里的开支与消费的底气难成正比。财富焦虑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C.面对上涨的物价,广大中低收入者感到手头的钱不禁花,家里的开支与消费的底气难成正比。财富焦虑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D.从“棱镜门”以来美方的言行看,美国政府正急于“灭火”以及考虑如何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不要再次发生,并没有对“棱镜”计划反映出的本质问题进行反思的打算。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空气质量优劣与人们健康生活息息相关, , 。 ; , , 。
①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PM2.5等悬浮颗粒及有害气体影响人们的呼吸道健康,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② 并且在城市中污染物不易扩散
③ 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下滑
④ 进一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性
⑤ 给人们的出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⑥ 雾霾天气大大降低空气能见度,影响交通
A. ①④⑥②⑤③ B. ①⑥②④③⑤
C. ③⑤②①⑥④ D. ③⑤⑥①②④
16.请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补写句子。(6分)
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上的松树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 ;
;像站立在船头,目光坚定、搏击巨浪的艄公;
。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寻找着伟岸、洒脱、勇敢、坚定的涵义,让生命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绝唱。
;像站立在船头,目光坚定、搏击巨浪的艄公;
。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寻找着伟岸、洒脱、勇敢、坚定的涵义,让生命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绝唱。
17. 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取苹果》,配一段文字,表现画面的旨趣。(5分)
要求:①配合画面情景;②运用一种修辞,使表达鲜明生动;③字数不超过40字。
要求:①配合画面情景;②运用一种修辞,使表达鲜明生动;③字数不超过40字。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灰尘和污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会改变生活中的我们。
有的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端盆热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
有的人每天照十次镜子,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生怕沾染上灰尘。
有的人十天也不愿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得灰头土脸,没人愿与为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陕西省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五校联考试卷参考答案
1.B.(A.“因为不发射任何光,不带电荷,很少与原子物质相互作用。”是人们看不到它们的原因,不是探测不到他们的原因。C.是科学家认为可以找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而不是事实。D.没有电磁场是探测不到他们的原因,“因而”强加因果关系。)
2.A.(茨威基发表了一个言论,而不是“发现”,人们不接受他发现“暗物质存在”这一结果。)
3.C.(A.是最大程度免受宇宙射线干扰。 B.茨威基没有理论发表。D.是超越了传统的太阳系外生命理论,而不是推翻。)
2.A.(茨威基发表了一个言论,而不是“发现”,人们不接受他发现“暗物质存在”这一结果。)
3.C.(A.是最大程度免受宇宙射线干扰。 B.茨威基没有理论发表。D.是超越了传统的太阳系外生命理论,而不是推翻。)
4.D.(假托)
5.B.解析:③是马希武的表现;⑥是说郭应聘的简朴。
6.C.“朝廷征伐未果,知县不敢在当地治所办公,致使马希武被杀”因果关系不成立。
7.(1)炎热荒凉、瘴气缭绕的地区,役使数万人,不适宜长期逗留,迅速攻破他们的巢穴,那么其余的叛贼就会吓破胆。(役:役使,驱使。淹留:长期逗留。破胆:吓破胆各1分,语句通顺2分。)
他在南京做官,与海瑞敦促节俭,士大夫不敢侈奢。(官:做官。敦:敦促。侈汰:侈奢。各1分,语句通顺2分。)
8.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仍是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清净。(3分)
9.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2分)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2分)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2分)
10.(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1.(1)答案:D (3 分)B( 2分)A(1分)
【解析】A项中“情节富于变化”表达不准确。C项“对新世道的强烈不满”有误。E“充满田园牧歌式的温暖气息”有误。
(2)参考答案:①勤劳、善良、安分。“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佝偻的腰背、浑浊的眼睛、虬曲的胡须”。②有虔诚的信仰。长啸、对神灵的呼唤和跪拜、唱颂词、祈火等一系列动作都展示出他对巫师身份的重视。③他具有责任感,为保护村民的利益不惜几次蹲进牢房,有舍己为人的品质。(每点2分)
(3)参考答案: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小说增添了神秘感和庄严感。②塑造多吉和村民的的形象。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点明了多吉巫师的身份,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虔诚的信仰及敢于改变现实困境的责任感表现出来,也借此展现了村民的质朴。③照应了题目“天火”,并暗示着主题。(每点2分)
(4)参考答案:①多吉向火神、风神、山神祈祷,经由神灵同意“借来天火”。(2分)②与小说中长啸、对神灵的呼唤和跪拜、唱颂词、祈火、放火等一系列细节描写相契合,借“天火”来表现多吉和村民对大自然敬畏、虔诚的共同心理及改变现实困境的渴望。(3分)③暗示着小说的主题:既要敬畏大自然,同时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要勇于改变,勇于从实际出发承担责任,天与人是和谐共处的。(3分)
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重庆大学城川美新校区已经成为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入选获奖作品之一。 (每点2分,共6分。)
(4)参考答案:
①罗中立的座右铭是他穿越生命历程许多矛盾获得成功的秘诀,“天气正好,下地干活”包含着这样的意蕴: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拥有怎样的身份,都要有积极面对的心态和勤奋、努力地姿态。
②做学生、成为艺术家、做老师、做院长,无论处于怎样的情况下,积极面对、务实的心态帮助他成功地突破环境的壁垒,完成身份的转换。
③保持勤奋、努力、不懈怠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罗中立一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三十年的“大巴山”写生,欧洲留学的认真临摹,当院长的“不敢懈怠”,都是表现。
④勤奋中认真思索,不断创新和突破,是他成功地另一个因素。画风的转变、寻找提炼具有中国精神的绘画样式与语言,使他在艺术创作领域立于不败境地;作为四川美院院长,建造开放式的画室、原生态的校区,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创作条件。这些都离不开罗中立的思考与突破。(每点2分,共8分)
13D.(A.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不是站不住脚。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
C.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不是表明诚信的。
D.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此处用第二种解释。)
14.C.(A.(“培育”和“经营模式”不能搭配应把“经营模式”改为“经营主体”B.“据气象资料显示”杂糅,删除“据”D否定不当将“防止类似事件不要再次发生”中的“不要”删除。)
15.D.(文段整体是总分结构,③⑤是总说应放在前面,也可根据此处的句号来断定③⑤与前面构成一句话。⑥是雾霾对交通的影响,承接第一句分说。①②是雾霾对身体的危害,较⑥更进一层。②④再进一步说明在城市中的严重危害。)
16.像把守着阵地,岿然屹立、永不败逃的战士;像穿行于风雨,不慌不忙、淡对喜忧的文人;像远离于世俗,目光清澈、笔耕不辍的大师。(每句2分;注意句式与内容的照应)
17.没有什么能够难住一个孩子!桌上的苹果啊,你怎会想到拉开的抽屉就是到达你的天梯?(内容完整准确,3分;突出童趣,运用修辞、表达生动,2分)
18. 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13D.(A.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不是站不住脚。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
C.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不是表明诚信的。
D.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此处用第二种解释。)
14.C.(A.(“培育”和“经营模式”不能搭配应把“经营模式”改为“经营主体”B.“据气象资料显示”杂糅,删除“据”D否定不当将“防止类似事件不要再次发生”中的“不要”删除。)
15.D.(文段整体是总分结构,③⑤是总说应放在前面,也可根据此处的句号来断定③⑤与前面构成一句话。⑥是雾霾对交通的影响,承接第一句分说。①②是雾霾对身体的危害,较⑥更进一层。②④再进一步说明在城市中的严重危害。)
16.像把守着阵地,岿然屹立、永不败逃的战士;像穿行于风雨,不慌不忙、淡对喜忧的文人;像远离于世俗,目光清澈、笔耕不辍的大师。(每句2分;注意句式与内容的照应)
17.没有什么能够难住一个孩子!桌上的苹果啊,你怎会想到拉开的抽屉就是到达你的天梯?(内容完整准确,3分;突出童趣,运用修辞、表达生动,2分)
18. 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郭应聘,字君宾,莆田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的进士。授职为户部主事。历任郎中,出京担任南宁知府。调任威茂兵备副使,转任广东参政。跟随提督吴桂芳平定李亚元,攻击叛贼的首领张韶南、黄仕良等人。调任广西按察使,历任左、右布政使。隆庆四年大败古田的叛民,斩杀七千多人。此后,跟随巡抚殷正茂平定古田,再次升职晋级。
殷正茂调任总督,于是提拔郭应聘担任右副都御史接替他。府江瑶族反叛。府江,上起阳朔,下达昭平,长达三百多里。诸寨瑶民夹江居住,倚仗险隘拦路打劫。成化、正德年间,都御史韩雍、陈金讨伐并平定了他们,现在他们围攻荔浦、永安,劫持知府杨惟执、指挥胡翰。事情传出,大学士张居正上奏寻求机会,修书给郭应聘说:“炎热荒凉、瘴气缭绕的地区,动员数万人,不适宜长期逗留,迅速攻破他们的巢穴,那么其余的叛贼就会吓破胆。”郭应聘调集土兵、汉兵六万人,命令总兵官李锡率领前去讨伐。没等出发,而怀远的瑶民已经杀害了知县马希武,发动叛乱。郭应聘与殷正茂商议先征讨府江,经过三个月才全部平定,于是指令李锡讨伐怀远地区。天空下起大雨和雪,李锡无功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