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第I卷机读卡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按.图示规范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根据平日积累,完成1—8题。(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吞噬(shì) 媲美(bì) 牟取(móu) 沮丧(jǔ)
B.裸露(luǒ) 缄默(jiǎn) 堕落(duò) 亘古(gèng)
C.挑衅(xìn) 狩猎(shǒu) 猝然(cuì) 琐屑(xiè)
D.哂笑(shěn) 狼藉(jí) 愠怒(yùn) 狡黠(x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相形见绌 一视同仁 随机应变 汗流浃背
B.近在咫尺 目空一切 顾名思意 再接再励
C.众目睽睽 悠游自在 左右逢原 指日可待
D.莫中一是 囊萤映雪 人情炼达 相得益彰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如画的沿河风光带令各地游客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B.集电脑、电话、相机、信用卡于一身,这款新型手机的现代功能被发挥的酣畅淋漓。
C.“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朝着人们梦寐以求的登月理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D.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空中楼阁,是从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中升华的全新概念。
4.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专家建议,家长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切入点永远是如何 自己的教育方式;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来自孩子自己,你也有责任通过改变自己来 孩子的改变。如在培养孩子勤奋学习方面,恰不是 “苦”,而是尽量 “苦”
——不要向孩子提示学习是苦的,也不要 给孩子施加压力,避免他在学习活动中感觉苦闷。
A.强化 消解 改变 唤起
B.改变 唤起 消解 强化
C.改变 唤起 强化 消解
D.唤起 强化 消解 改变
5.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2分)
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曾披露:①“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中国水利部目前发出警告:②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已经成为威胁1 3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第①句语序不当,应改为
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改为
6.古诗文积累。 (10分)
(1)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2)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
(5)岑参在《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表现送别友人后依依不舍和无限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 。
(6)《行路难》中表明李白远大的志向和对胜利充满的信心的句子是 ,
。
(7)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伟大抱负的诗句是 ,
。
7.名著阅读。(5分)
①俄罗斯的伟大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对于我们这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精纯的光彩。
②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会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
③这座崇高的山峰,矗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从远处我们望见它的险峻的侧影,在无垠的春天中消失。
(1)以上三段文字出自名著《名人传》,每段文字分别刻画了名著中的一个人物,他们依次是
① ② ③米开朗琪罗(2分)
(2)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3分)
8.综合性学习。(5分)
传统节日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你班拟举行一次“亲近传统节日”的语文实践活动。
(1)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主要策划人 ,你会怎样设计?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1分)
(2)诗歌的璀璨星空里闪耀着传统节日的光辉,请你写出描写下列传统节日的诗词。(要求:从中任意选取一个)(2分)
A.春节: ,
B.清明: ,
C.中秋: ,
D.重阳: ,
(3)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面临着一些尴尬:节日气氛越来越淡,年轻人不懂得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圣诞节受到都市男女的热捧,而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受到冷遇;男女青年热衷于情人节,忘掉了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
某网站针对此种现象向网友征集留言,请写下你的留言。(2分)
你的留言是:
第二部分 阅 读(40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4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9.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2分)
10.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 妙处。(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2分)
遥远的炊烟
鲁先圣
①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 的炊烟? 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在那袅袅的炊烟里,有母亲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
②有多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煤气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的炊烟,也是有害的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
③只有当停下匆匆步履的时候,只有当心灵归于一份淡雅和安静的时候,那袅袅的炊烟会从久远的记忆中升起来,瞬间就弥漫了你整个的心灵,它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让人有不尽的遐想。
④童年的时候,炊烟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饭菜。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的田野里玩耍,去村头的小河里嬉戏。兴致起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一声,我家房顶上没有烟了,娘做好饭了。大家立刻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纷纷寻找自己家的房顶。不久前还袅袅升起着的炊烟,都已经渐渐散尽了,娘把饭都做好了。大家自然都收了心,赶快追逐着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里,那里有娘可口的饭菜等着啊。再不回家,娘就要到村口呼唤儿子了。
⑤炊烟是汉子们心底的温暖。太阳升起来了,汉子们赶着牲口,拉着牛车,说说笑笑地到村外的田地里劳作。到了中午了,汉子们累了的时候,村里的炊烟也升起来了。这个时候,大家纷纷卸下牲口,在地头坐下,点燃上一支烟,大家的目光都会朝向通往村里的小路。那条小路上,渐渐地,成群结队的妇女,提着饭菜从村里的炊烟里走来了。汉子们的疲劳消失了,那不尽的温暖扑面而来了。
⑥炊烟是 。不论到了天南海北还是在都市庙堂,不论你名满天下还是腰缠万贯,最让你动心的,一定是故乡茅屋上升起的那袅袅炊烟啊!不论你遭受了多么深重的创伤,那随风飘浮的缕缕炊烟,顷刻之间就把你隐藏在了无边的温暖里。
⑦当我们忆起年迈的母亲,母亲的身影多半是在炊烟里。有多少回啊?当我们远行回到家里,当我们喊娘的时候,母亲的身影正在炊烟里忙碌。
⑧没有风的时候,炊烟就像一棵树,从家里的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家家的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飘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到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1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3分)
12.文章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3分)
13.阅读第⑥段,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2分)
炊烟是
14.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提示:可以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4分)
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
我的赏析: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3分)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 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饥饿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 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 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15.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分条加以概括陈述。(3分)
16.请简要阐释“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分)
17.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2分)
18.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小草不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主旨的?请简要分析。(4分)
19.探究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40字。(2分)
材料一:心理学认为,自卑这一种人格元素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格中。
材料二:自卑的最大敌人就是勇于面对自卑的人。
材料三: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张越年少时也曾自卑,现今都有豁达自信的主持风格。
五、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0—23题(11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馑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日:“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②,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③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蚜,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④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⑤,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选自《梦溪笔谈&范文正荒政》)
[注]①殍馑(piǎo jǐn):饿死的人。②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③条:分列项目、条目。④仰:依赖、依靠。⑤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则有去国怀乡 ( ) (2)至若春和景明 ( )
(3)而或长烟一空 ( ) (4)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22.范仲淹被贬后不计较个人得失,仍把天下黎民的忧乐记挂心间。这样的抱负可以从【甲】文中他说的“ ”这句话看出,也可以从【乙】文中他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修建仓库和官员宿舍这三件事看出。(3分)
第三部分 写 作(50分)
六、作文(50分)
23.告别了天真幼稚的童年时代,你正张开双臂拥抱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注视着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着你……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2)可叙述,可议论,要表达真实情感。
(3)文中不得出现学校、班级等真实信息。
2012年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参考答案
(客观性试题有错别字不得分;主观性试题除特别要求外,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得分,鼓励创新性答题,可适当加分,但是必须符合题意;作文按照中考要求判分,书写占1—5分,3个错别字扣1分)
一、(30分) 1. D (2分) 2.A(2分) 3.B(2分) 4. C(2分)
5.(2分)①语序不当,将“每天”移至“至少”之前。②成分残缺,在“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末加“的危机”。
6.(10分,每空一分)①行到水穷处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 ③只缘身在此山中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5分)(1)列夫&托尔斯泰 贝多芬 (2分)
(2)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3分,人名1分,事例2分)
8.(5分)(1)示例:确定活动主题、目的;活动内容:组织“亲近传统节日”演讲、进行“传统节日知多少”竞猜,组织传统节日主题报告会,举办传统节日展览……语文老师或主持人总结。(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1分)
(2)A.春节: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清明: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C.中秋: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重阳:示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分)
(3)示例: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作为中国人不能忘本。(2分)
二、(4分)9.时间顺序:观察从黑云翻墨到急雨骤降再到雨霁云收,因此可答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视线从天空、远山至雨珠、船头再到登楼望湖,因此可答空间顺序(只要答出一种即可)(2分)
10.示例: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理解“跳珠”在本诗中的比喻义及其特定的表达效果即可)(2分)
三、(12分)11.城市里没有炊烟,即使有,也是有害气体,不会让人留恋;城市的人们总是匆匆忙忙,无暇留意炊烟;炊烟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3分)
12.过渡作用(1分)。从上文对城市人忽略炊烟的论述过渡到下文对乡村炊烟深情回忆中(2分)。
13.炊烟是远行游子心中的家园。(意思对即可)(2分)
14.(4分)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回答即可。示例:这两句话用拟人兼排比的手法,写了炊烟的无所不在及其多姿的形态。不管你从哪个方向眺望,乡间的炊烟都使你感到亲切、温暖。作者选用几个具象化的地点“房屋的脊梁上”、“树梢的鸟巢旁”、“胡同的拐角里”,使得炊烟的所在有了具体的依托之境;又用“盘旋”、“飘荡”、“踱步”写出其袅袅变化之状,读来亲切、形象,充满诗意。
四、(13分)15.(3分)①比人活的长久,但并不以此傲人;②树绝对不伤人;③树比人坚忍;④树会帮助人。(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16.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比喻)的手法,表面上说的是树,实际上说的是人。人容易战胜各种不幸和灾难,但常常会被名利压垮(2分)(意思正确即可)
17.(2分)虔诚、尊敬——嫉妒——自卑、伤感——自信、自强(每点0.5分)
18.(4分)文章主旨是不管身处何种环境、地位如何卑微,都没有理由也不应该自惭形秽,而应像小草那样坦然、快乐地生活。(2分) 文中对小草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极为细致,手法多样,形神兼备,特点鲜明。通过刻画小草虽纤细、柔弱、不受重视,却依然能昂然挺立、安然生活的特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2分)(意思正确即可)
19.(2分)自卑人人都有,但要勇于面对;人们虽然会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但不能自惭形秽,要豁达自信,坦然快乐地生活,你就能走出自卑的泥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字数不够扣1分。)
五、(11分)20.(4分)①国都,都城 ②日光 ③全,都 ④每天
21.(4分)①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②百姓没有流动迁移的,(这)都是范文正的恩惠。
22.(3分)【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须答全)
【乙】鼓励百姓出游(如答“纵民竞渡”或“鼓励百姓赛龙舟”也可,如答“吴人喜竞渡”或“喜欢赛龙舟”不得分),让佛寺大兴土木(修建工程)(如答“诸寺工作鼎兴”或“兴修寺院”不得分)。(意思对即可)
六、23.写作(50分)(略)
参照中考作文评价标准。评分意见:
项 目 评 分 细 则
基础
分 一类文
(30-40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
二类文
(20-29分) 思想健康,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比较清晰,语言通顺,有少量语病,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文
(0-19分)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比较空泛;条理不够清晰,语病较多;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文体有杂糅。
创
新
分 (1—10分) 思想深刻 构思新颖 语言生动
⑴见解新颖⑵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⑶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⑷材料丰富 ⑸构思精巧⑹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⑺形象丰满⑻有个性 ⑼词语丰富⑽句式灵活⑾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⑿文句有意蕴
加
分 书写
(1—5分) 书写整洁、美观,可视情况加1—5分。
减分 无题目 扣2分。
错别字、标点 每3个字扣1分,最多扣5分。错别字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 每少50字扣1分。
说明:
1.基础分从题意、内容、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等方面综合分等评分;创新分不求全面,其12项指标只要具备一项以上即可按等评分;怀疑是抄袭的作文,经大组确认,判为三类文,且 不给创新分。
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分+创新得分+书 写加分-减分;实得分不得超过50分。
凡存在以下问题,均在30分以下酌情评分。
1、不合题意;2、文章表达的观点严重错误;3、结构混乱或严重不完整;4、全篇语言东拉西扯,不知所云;5、全篇书写十分潦草,字迹难以辨认。
扣分的几种特殊情况:1、在要求字数以内,每少50字扣1分;2、错别字每3 个扣l分,最多扣5分;3、缺标题扣2分。
附【译文】:
宋朝皇佑二年,吴州一带闹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路上,当时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主管浙西,他调发国家粮食并募集民间所有钱物(来赈济灾民),方法很是完备。吴州百姓喜欢比赛划船,喜欢做佛事。范仲淹就鼓励百姓比赛划船,自己也每天在湖上宴饮。从春天到夏天,当地的百姓全部外出游玩。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对他们说:“灾荒年 间工钱最低廉,寺院可以大兴土木。”于是各寺庙修建工程都很兴盛。范仲淹又组织兴建谷仓及官员宿舍,每天动用工匠一千多人。掌监察的官员上奏弹劾范仲淹,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嬉戏游乐无节制,还有官府私家大修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分条陈述:“宴饮游乐以及兴修房舍的原因,都是调出民间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困的人。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和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过活的,每天不愁有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灾区只有杭州平静无事,百姓没有流动迁移的,这都是范文正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