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15年第一次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湛江市2015年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翩跹/掀起 盘桓/城垣 碑帖/请帖 

B.损失/吮吸 菜畦/洼陷 拗断/执拗

C.妊娠/笙箫 懦弱/濡染 省亲/反躬自省

D.疟疾/戏谑 肄业/酒肆 标识/博闻强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乙未羊年元旦佳节,自古就寓意吉祥的“羊”,顺理成章成为各展览机构的宠儿。“羊”一直是中国艺术领域里常见的表现题材,如天造地设精妙无比的商代“四羊方尊”,集雄奇与秀美于一身;再有妇孺皆知的“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在各种艺术门类作品中流传;在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艺术中,“羊”的形象更是多姿多彩。

A.寓意 B.顺理成章 C.天造地设 D.妇孺皆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中国人大网的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B.今年6月10日,有网友爆料“辽宁本溪高中高考体育违规加分”,此事随即引起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C.近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南印度洋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执行下潜科考任务,并首次搭载我国潜航学员下潜。

D.今年冬天,日本寒冷和大雪的城市不在少数,不但造成交通上的不便,也给那些在冬季选择户外运动的游客造成了不少麻烦。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要真诚,然而人更要正确。

②谁愿意和对自己观点都不认同的对手辩论呢?

③真诚是正确推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④只有多愁善感的人才会相信真诚本身就已足够。

⑤实际上,绝对真诚可能带来错误,真诚不能将谬误变成真相。

⑥如果你对自己极力辩护的观点都不信服,那么你就是在滥用推理。

A.③⑤⑥②④① B.③⑥②④⑤① C.④⑤①③⑥② D.④⑤③①⑥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公姓杨,讳景,字某,云南安宁人也。事母以孝闻,性狷介,不妄取。

少补州学生,举永乐癸卯乡贡,卒业国子。拜霸州判官,专领马政。政久弛,逋课累数岁,官急征,马数益耗。公叹曰:“养马者,民也。民困,马何由息?”乃与民约,悉纵使就业,期年□马足。会遭父丧,民数百辈诣阙请夺情,留公不得,皆涕泣去。服阕,改灃州,力益举剧。有卒失牛,诬民吴姓为盗,州为成狱。公疑之,阴遣人置牛郭外,纵之归。牛经卒门,奔民家入其苙中,卒乃服罪。合九载秩满,民请留,部使者六七至,例不得复留。

擢化州同知,峒夷乱贼千余将攻城,会久雨,城寝坏。民谋走徙,号声震天地。守将夜缒城以遁。公令曰:“吾在此,毋恐!”时城中民兵不满三百。公激以义,且示祸福,皆愿尽力。乃撤故仓木以蔽城缺,又缚稿人被衣铠置城上以疑贼。贼夜至,攻甚急,有三人缘堞上,擒斩以徇。贼知有备,乃引去。欧都督信在高州,闻警以兵至,则贼已遁。欧大惊叹,书“守忠”二字遗公,而置守将于法。公益治城练兵,寇屡至无□获,遂不敢复犯。民皆曰:“活我者,杨公也。”方贼乱时,有按察官至城下,守城将启关内之。公执不可,按察怒曰:“汝寇我邪!”公谢曰:“今日之事,城为重。”明日,果闻有异服自稠人中遁去者。按察方欲报公,愧而止。公每获贼,既鞫实必诛而后报。或曰:“法不当尔。”公曰:“脱有不虞,奈何?”既而,邻郡缚贼者皆堕贼计,人益服之。

天顺庚辰,以老乞致仕。道巴陵,贫不能归,□占籍焉。子一清举奇童入翰林登进士第而公卒家益贫不能归巴陵一清乃葬公镇江。比拜中书舍人,获敕进儒林郎,封公配张氏太安人,时公已卒若干年矣。

(选自《李东阳集&第二卷》,有删节)

【注】①峒夷,时人对壮族、苗族的鄙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逋课累数岁 课:税收   B.马何由息 息:繁衍、增长 

C.擒斩以徇 徇:示众      D.汝寇我邪 寇:侵犯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乃与民约,悉纵使就业,期年□马足。

②公益治城练兵,寇屡至无□获,遂不敢复犯。

③道巴陵,贫不能归,□占籍焉。

A.①而 ②所 ③因 B.①乃 ②以 ③且

C.①而 ②以 ③且 D.①乃 ②所 ③因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一清/举奇童/入翰林/登进士/第而公卒/家益贫/不能归巴陵/一清乃葬公镇江

B.子一清举奇/童入翰林/登进士第/而公卒/家益贫/不能归/巴陵一清乃葬公镇江

C.子一清/举奇童/入翰林/登进士第/而公卒/家益贫/不能归巴陵/一清乃葬公镇江

D.子一清举奇/童入翰林/登进士/第而公卒/家益贫/不能归/巴陵一清乃葬公镇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公为人耿直,一生清贫自守,退休后,因家中贫困,没法回到家乡。

B.杨公任霸州判官,想方设法替百姓减缓赋税,任期满时百姓都舍不得他离开。

C.贼兵攻打化州城,在城墙坍坏、守将逃跑的不利形势下,杨公冷静应战,逼退贼兵。

D.杨公去世多年后,他的儿子杨一清官拜中书舍人,获得朝廷敕封,晋升为儒林郎。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公疑之,阴遣人置牛郭外,纵之归。(3分)

②公激以义,且示祸福,皆愿尽力。(4分)

(2)请概括杨公任化州同知时“守忠”的两个主要事例。(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注〗①潘阆(?~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②三竺:指杭州飞来峰东南天竺山上的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寺。③白猿:相传晋代高僧慧理曾在灵隐畜养过一头白猿。

(1)词人“长忆西山”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词分析。(3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主要有何作用?(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志士仁人,  。” (《论语》)

(2)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3)闾阎扑地,    ,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4)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苏轼《定风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

那么,我们在自己的心里就找不到美了吗?我说,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陷入情感的波涛,这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只有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把它形象化了,表现在文艺里,或是你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你的欢乐表现在舞蹈的形象里,或把你的忧郁歌咏在有节奏的诗歌里。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除此以外,恐怕不容易吧!你的心可以发现美的对象,这“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踪迹是不够的,是大有问题的。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发见这样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和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做“移人之情”或“移我情”。

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女子郭六芳《舟还长沙》诗说得好:

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等到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

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在这里是那夕照的红和十二珠帘的具有节奏与和谐的形象。宋人陈简斋的海棠诗云:“隔帘花叶有辉光”。帘子造成了距离,同时它的线文的节奏也更能把帘外的花叶纳进美的形象,增强了它的光辉闪灼,呈显出生命的华美,就象一段欢愉生活嵌在素朴而具有优美旋律的歌词里一样。

这节奏,这旋律,这和谐等等,不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丰富意义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美感来摄取的美,而不是美感的主观的心理活动自身。所以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见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美”也是如此。大诗人里尔克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现在我们也就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我情”;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世界”,这两者都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

我们现实生活里直接经验到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丰富多采的、有声有色有形有相的世界就是真实存在的世界,这是我们生活和创造的园地。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它的力量更大了,它也可以倾国倾城。希腊大诗人荷马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歌咏希腊联军围攻特罗亚九年,为的是夺回美人海伦,而海伦的美叫他们感到九年的辛劳和牺牲不是白费的。

我们寻到美了吗?我说,我们或许接触到美的力量,肯定了她的存在,而她的无限的丰富内含却是不断地待我们去发见。千百年来的诗人艺术家已经发见了不少,千百年后的世界仍会有新的表现。

(选自宗白华《美从何处寻》,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诗和春分别属于艺术美和自然美,这两种美都是我们可以发现和感受到的。

B.我们的心不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旁人就看不见我们心灵的美。

C.“美”是一种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对象和存在。

D. 一个人越能忘掉自我,忘掉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就越能发现“美”。

E. 我们现实生活里直接经验到的真实存在的世界,都是美的对象。

1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华滋沃斯在一朵微小的花中寻得美,说明他克服了小己的私欲。

B.从远处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说明“心理距离”也是审美的条件。

C.“隔帘花叶有辉光”,只因帘子造成了距离,呈显出花叶的华美。

D.只有自己心中有了“美”,才能发现和欣赏自然、人生、社会之“美”。

14.怎样才能发现美?请结合文意从两方面概括。(4分)

15.鲁迅在杂文《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写道,“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请你运用本文的观点,从“审美”的角度分析“焦大不爱林妹妹”的原因。(4分)

15.明朝的名臣于谦曾把石灰作为审美对象来吟咏,他的《咏石灰》诗说:“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请你运用本文的观点,从审美的角度简要分析石灰产生美感的原因。(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随车老人

田洪波

车至陆家营站,老人如期而至。老人胡茬上挂层白霜,两手不停搓摸在一起,看来身体被刺骨的寒风穿透了。售票员兰姐只好把已经跑到喉咙里的话咽了回去。她只是和司机会意地对视一眼。

老人缓过一丝僵冷,掏出随身携带的优待证冲兰姐晃了晃,兰姐懒得理,心情复杂地看窗外闪过的街景。

老人六十多岁的样子,微胖。每天,他都会从陆家营站上车,然后坐至终点,再从终点坐到起点,如此几个循环。一路上总没话找话与人搭讪。

很少有人理老人。乘客的戒备心都较高,特别是上学的孩子,不仅不理睬老人,相反表现出极大的厌恶之情。美女就更不用说了。只有少数老人愿意理他的茬,时间又常很短暂。

起始,老人一个劲儿冲兰姐笑,兰姐心里默认他不是神经不正常,就是老不正经,会狠狠回老人一个白眼。后来每次上车,老人都习惯使然地冲兰姐笑,兰姐才明白他是在讨好她。兰姐不感冒这种讨好,照样没好脸色。兰姐不喜欢车上有人把视线关注在她身上,这使她工作起来常常心不在焉。

有几次车上很挤,老人没找到座位,他一只手费力地拉住吊杆,另一只手不自在地不知放哪里好。兰姐偷瞄他,发现他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姑娘身体帖得很近,兰姐的鄙夷之情表露无疑。她大声提醒大家注意车上的咸猪手。有乘客会意地笑,老人尴尬得满脸通红……

兰姐没怀疑过自己的判断,如今的咸猪手可不分什么年龄,心理变态的人太多了。

也不知何时起,老人与一位年龄相仿的老太太拉呱上了,话题主要集中在她手里拎着的蔬菜上。

兰姐推测老人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试想,正常人会像他这样公交车坐个没完?有那时间,有那闲情逸致,干点什么不好?下下棋,锻炼锻炼身体,再不济看护一下孙辈儿什么的,都比这么无聊透顶强啊!说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似乎有些冤枉他,可他分明无法让人待见啊!

兰姐离开座位喊,最近社会治安不好,大家提高警惕啊!然后从车前身走到车后身,再折返回来。

老人错鄂的一副表情,司机虽然手把着方向盘,身子已笑得弯成虾状了。很多乘客不明就理,夸张、疑惑、惊悚,什么样儿都有。

老太太似乎听出一点弦外之音。她不言语了,老人一时也没了智慧。两人尴尬地坐着,到西大桥站点时,兰姐说,大娘,你到站了,该下车了。

老太太会意,这是让她提前一站下车啊,提前就提前吧,肯定是为她着想。看来姑娘熟悉她这个老乘客。

老太太也没打招呼就下车了,车上一时静了下来。老人左看看,右瞅瞅,默默咽了口唾沫。后来他起身给一个老哥让座,对方心安理得,让他拉呱几句的热情迅速消退。

老人继续呆在车上,起点到终点,终点再到起点。期间与人聊过几次,都不尽兴。

后来,老人盯住一个瘦老头,大声喊出他的名字:严东顺!真的是你吗?

叫严东顺的老头愣住了,半晌才回过神儿来。他激动地抓住老人的手:老战友,刘喜强?!两人惊喜莫名,眼里都涌上了泪水。然后,两人端详对方,顺理成章地坐在一起,打开了话匣子。

兰姐觉得这是一个太大的意外。想着自己对老人的猜想,兰姐不好意思了。从他们断断续续的谈话中,她知道老人是被儿子接到这座大城市享福的,可他十分寂寞,总想找人说话。邻居们白天都忙,也没人愿意与一下乡下老头聊天儿,他这才把时间打发在89路公交车上。

兰姐自责起来。她在心里埋怨老人的儿子,只知把老人接到城里,却不能打开他的心结,甚至对老人出现的状况一无所知。

兰姐瞅了眼司机,司机复杂着表情摇头。兰姐犹豫片刻,拿起两瓶矿泉水走到老人身边,微笑着递了过去。老人接过水瓶,愣了半天,眼里又有泪花闪烁。兰姐避开老人的目光,急速走到车前窗,望着闪过的街道和匆匆的行人,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家中同样孤寂的母亲。

要不要把老人介绍给母亲认识?兰姐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选自《百花园》2014年5期)

16.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售票员兰姐只好把已经跑到喉咙里的话咽了回去。

(2)老人接过水瓶,愣了半天,眼里又有泪花闪烁。

17.请结合文中随车老人的遭遇,探索小说的主题。(5分)

18.试结合“兰姐”的身份(职业)、性格、与老人的关系等,分析作品以“兰姐”的视角来写的妙处。(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两会复谈第一瞬

中新社记者 黄少华

  北京钓鱼台宾馆五号楼新厅。来自一百二十多家中外媒体的近二百位记者都见证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公元二00八年六月十二日九时许,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隔着长长的谈判桌,没有丝毫迟疑,各自微笑地伸出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这一刻,距离一九九三年四月两会领导人汪道涵、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已有十五年,距离一九九八年十月在上海的汪辜会晤也有十年之遥。

  九年前,两会接触商谈因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而被迫中断。二000年上台的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会商谈停滞八年。期间,辜、汪分别于二00五年一月及十二月抱憾去世。

  今年三月后,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国民党取得执政权,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五月后,两会先后产生了新的领导人,并就双方互动有了新的规划。十七年来,一直专责处理两岸交往中相关问题,扮演两岸间最重要桥梁的受权民间机构——海协会和海基会大展身手的机会再次来临。

  六月十一日,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如期率该会代表团应邀抵北京,受到隆重欢迎。十二日上午,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的复谈。

  又称庆功厅的钓鱼台五号楼新厅内,北墙是大陆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的大幅牡丹花《总领群芳》,五十六朵盛开的牡丹,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成员。东面和南面是一整排的落地玻璃窗,北京初夏爽朗早晨的阳光清晰透射进来。巨型的圆形穹顶浅蓝色光线柔和温馨,与方形会场,构成天圆地方格局。

  十二日上午九点,在会场中央长条形绿色谈判桌两边的两会各十五位参谈人员注视下,陈云林和江丙坤握手致意。大批记者以摄录机、照相机和笔记录了这个重要画面,不少采访过以往两会谈判的两岸记者表情激动。

  十分钟后,所有记者退场。双方随后进入商谈。

  江丙坤十一日晚表示,他与陈云林过去对于两岸交流就有许多共同想法。今天双方的致辞,果然印证了这一点:二人都提到汪、辜二老对两岸关系的卓越贡献;陈云林说,他们未竞的夙愿“需要由我们来继续推进。这厚重的历史责任使我们深感任务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只有以鞠躬尽瘁的精神努力工作才能不负两岸同胞的厚望。”

  江丙坤说,这次会谈象征两岸两会互动的恢复,也是两岸关系重新启动的起点,而两会正常化、制度化的往来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指标性意义,相信借由两会正常互动一定能够达到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的目标。

  陈云林则指出,两岸的协商能否顺利进行一向是两岸关系是否改善与发展的重要标志,现在面临重大的机会。两岸关系经历过漫长的蹉跎岁月,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中华民族以追求和谐为理想价值,新形势下的两会商谈应牢牢地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大方向。

  对于一个月前四川发生大地震,江丙坤表示,台湾各界不分党派表达由衷关切,积极捐输,希望将来两会能透过相互协调,为地震灾区提供更实质的协助。陈云林对于台湾同胞深切关怀和无私援助灾区同胞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两会复谈的重要内容。陈、江在致辞中都表态大力促成。而明天上午,两会已经排定了相关协议签署仪式。

  会谈一结束,江丙坤在陈云林陪同下驱车前往香山碧云寺,拜谒中山先生衣冠冢。

  当记者们步出两会协商现场时,已近中午。北京6月的阳光,毫不掩饰它的热情。

19.为什么说这是“ 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4分)

20.特写第7段描写了钓鱼台五号楼庆功厅的那些景物?主要有什么作用?(5分)

21.这篇特写直接写“两会复谈”的内容很少,而穿插的背景材料特别多,这是为什么?(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影响开花的主要生物因素是花芽分化。有的植物花芽一年分化一次,然而, ① 。有的于6~9月高温季节进行,至秋末花器的主要部分才完成,如牡丹、玉兰、郁金香等;有的植物发芽在冬春温度较低时进行,花芽分化且时间短并连续进行,如报春花、三色堇、鸢尾等。 ② ,一年中可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形成花芽并开花,如茉莉、月季、倒挂金钟、香石竹等。花芽分化的变化规律与各品种的特性、外界环境条件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掌握其规律,并在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下, ③ ,就能保证植物开花过程的顺利进行。

23.下面是全国城乡居民“各年龄组参加不同频度体育锻炼”的调查数据,读图后请写出两个结论。

参加不同强度体育锻炼的各年龄组人数百分比

(1)从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看: ;

(2)从年龄分布来看: 。

五、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任教,很希望了解中国,很乐意与中国同事交往,中国同事也很喜欢他,不少中国同事经常对他说:“有时间请到我们家来做客。”可是,半年过去了,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中国同事又对他说:“我们真的欢迎你随时来家里做客。如果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一年下来,美国同事既没有来电话,也没有来访。中国同事觉得这位美国同事并不是真心想和中国人交往,只是嘴巴说说而已。而奇怪的是,这位美国人也很苦恼,认为中国同事只会讲客套话,对人不真诚,并不真心欢迎他,因为没有一个人确定过时间邀请他做客。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湛江市2015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A。

答案:B(各选项的正确读音分别是:A.xiān huán/yuán tiè/tiě B.sǔn/shǔn 

qí/ wā ǎo/niù C.shēn/shēng nuò/rú xǐng D.nüè/xuè yì/sì zhì)

2.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

答案:天造地设: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不符合语境。(A.寓意:寄托或隐含某种意义,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B.顺理成章: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D.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3.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E。

答案:C(A.“据……显示”,句式杂糅;B.“报纸、电台、电视台和媒体”分类不当,不合逻辑;D.“造成交通上的不便……麻烦”的是“寒冷和大雪”,不是“城市”,搭配不当。)

4.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D。

答案:B(基本思路: ③提出观点;⑥②论证观点的第一部分:真诚是正确推理的必要条件;④过渡句,单有真诚是不够的;⑤分析“真诚”的局限性;①得出结论。)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3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答案:D.“寇”在此处是意动用法,“把……当作贼寇”的意思。

6.(3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

答案: A. (①句当用连词“而”,表顺承,“乃”为副词,如用则应置于“马”“足””之间,排除B、D;②句,用“所”,与“获”构成名词性词组,强调结果,与前文“屡至”协调一致,如用“以”构成固定词“所以”,强调方法,与上下文不协调;③句,用“因”,有“趁着……”的意思,与前文“贫不能归”连接紧密,如用“且”取“暂且”之意,似乎也通,但与后文“不能归巴陵”就相矛盾了。排除C。)

7.(3分)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及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B。

  答案:C

8.(3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

答案:B(杨公离任霸州判官是因为“遭父丧”,非任期满调任。“任期满百姓都舍不得他离开”是任灃州判官时。)

9.(10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

答案:(1)①杨公觉得这个案件很可疑,暗地里派人把牛拉到城外,然后放牛回家。(3分,“阴” 1分,“纵”1分,句意1分) ②杨公用大义激励他们,并且向他们说明福祸的道理,(军民)都表示愿意竭力守卫城池。(4分,状语后置句1分;“示” 1分,可译为“说明”“明示”“宣示”;补充省略成分“军民”1分;句意1分)

(2)【参考答案】①壮族、苗族等作乱贼兵攻打州城时,杨公激励并率领军民守住了城池,打败了贼兵,保住了化州百姓的性命。②当贼兵作乱时,杨公冒着得罪上级的危险,执意不肯放按察使进城。③杨公每次俘获贼兵,为避免发生意外,只要审问证实罪行的,一定是先行诛杀才上报。(3分,写出一个2分,两个3分)

参考译文:

公姓杨,名讳景,字某,云南安宁人。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性情耿直,不求取不当取之物。

少年时被推荐补录为州学学生,考取了永乐癸卯年的乡贡,最后在国子监结业。杨公任职霸州判官,专门管理马政。当地马政久已松懈,百姓们拖欠赋税,累加起来有很多年了。官府愈是急迫征纳,交上来的马的数目就愈加少。杨公叹息说:“养马的人,是百姓。百姓贫困,马怎么能增加呢?”于是与百姓们立下约定,都减缓他们的赋税,使他们安居乐业。第二年,交上来的马匹数目就足够了。后来遇到父丧,数百名百姓到官府里去,请求朝廷依“夺情”之例,想让杨公留任,没有获得批准,大家都哭泣着离去。守丧期满后,杨公改任澧州判官,更加尽力去做益于百姓之事。有位衙卒家中丢失了一头牛,他诬告称是被一位姓吴的平民偷盗了,州里已经判决吴姓平民罪名成立。杨公觉得这个案件很可疑,暗地里派人把牛拉到城外,然后放牛回家。牛走过衙卒的家门,径直走向吴姓平民家,进入到牛圈里。衙卒这才认罪。等到了九年任期期满,百姓们请求他留任,为此吏部接连派来六七名使者催促,最终还是按照规定,把他调走,不得再留任。

杨公被提升为化州同知,期间壮族、苗族等作乱贼兵千余人将要攻打州城,恰逢漫长雨季,城墙渐渐被雨水浸泡坍坏。百姓们谋思着逃亡迁徙,哭号声响彻天地。连守城的主将也在夜里用绳子拴着坠下城墙逃跑了。杨公号令说:“有我在此,大家不要惊慌!”当时城中百姓与兵卒不足三百人。杨公用大义去激励他们,并且向他们说明逃亡是祸坚守是福的道理。军民都表示愿意追随杨公竭力守卫城池。于是拆下旧仓库的木料来遮拦堵塞城墙塌陷处,又绑扎草人,给它们穿上衣服铠甲,放在城头上用来迷惑贼兵。贼兵在夜里到达,非常猛烈地攻城,有三个贼兵攀爬上到城头的矮墙,被守城军民擒拿斩首,并且将首级挂在城墙上示众。贼兵知道城中有了防备,就撤退离开了。都督欧信在高州城,听到警报率领军队赶到化州城,贼兵已经逃走了。欧都督大为震惊、赞叹,题写“守忠”二字赠送给杨公,并按军法处置逃跑的守将。杨公加紧修整城墙训练军队,贼兵屡次进犯一无所获,于是不敢再侵犯化州。百姓们都说:“使我活下来的人,是杨公啊!”当贼兵作乱时,有按察使到达城下,守城的将领准备打开城门让他进城。杨公执意不肯,按察使愤怒地质问:“你把我当作贼寇了吗?”杨公道歉说:“今日的事情,以城池安危为重。”第二天,果然听说有外族人从人群中逃走。按察使正要报复杨公,听说这件事后,感到羞愧,就打消了报复的念头。杨公每次俘获贼兵,已经审问证实罪行的,一定是先行诛杀然后才上报。有人说:“按规定不应当这样做。”杨公解释说:“如果发生意外的事情,怎么办?”不久,邻近的郡县因为捆绑押送贼兵,都中了贼兵的奸计,人们更加佩服杨公了。

天顺庚辰年,杨公因为年老而退休,取道巴陵回安庆。因为贫穷不能回到老家,于是落籍在巴陵。杨公儿子一清,州府以神童的名誉把他推荐到朝廷做翰林秀才,后来考取进士功名,这时杨公(在京城)辞世。家中益加贫困,不能扶送他的灵柩回到巴陵,一清于是把杨公安葬在镇江。等到一清官拜中书舍人,一清获得朝廷敕封,晋升为儒林郎,杨公原配张氏被封赠为“太安人”,这时杨公已经去世若干年了。

10.(7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

答案:(1)①西山风景优美,名胜众多,可以游玩赏乐;②此处气候凉爽,酷热的三伏天也如清爽的秋日,适合休憩游玩;③此处可追缅高僧慧理,慰藉自己隐居湖山的愿望。(3分,3个要点,每对一个得1分。)

(2)运用对比手法(1分),西山的画图无法与真正的山峰相比(1分),突出西山的灵姿秀气(1分),表达自己对这一片美景的赞赏和喜爱(或不能隐于山林的遗憾也可)(1分)。(手法答“反衬”“虚实结合”“借物抒情(怀)”,分析得当也可)(4分)

11. (6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A。

答案:(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2)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3)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

(4)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蓑烟雨任平生

(每句1分,有错、漏、多字,该句不得分;选项超过三项只按前三项评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5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答案:B、C(A.过于绝对化。原文“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除此以外,恐怕不容易吧!”D. 无中生有。原文“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E. 张冠李戴。原文“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我们现实生活里直接经验到的……这是我们生活和创造的园地。”)

13.(3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

答案:C(原文“帘子造成了距离,同时它的线文的节奏也更能把帘外的花叶纳进美的形象”)

14.(4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B、C。

答案:①在主观心理方面,移我情,要改造我们的感情,要陶冶、修养、锻炼自己的心,克服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②在客观物的方面,移世界,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寻找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丰富意义的具体形象(或“在客观物的方面,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

15.(4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全文内容及作者观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因为“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见和体验作准备的”,焦大是大老粗,在焦大心里,多病的林妹妹完全没有美感可言,“不美”的林妹妹,焦大自然不爱。(或:“发见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在焦大看来,身子弱、不会做工、用处不大林妹妹不美,所以,焦大不爱。)(观点2分,分析2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16.(4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和写作手法的理解鉴赏能力;能力层级C、D。

答:①表现了兰姐看到老人到来的厌恶(想要阻止),但看到天气寒冷又于心不忍的矛盾心理。

②表现了老人对一贯厌恶提防自己的兰姐突然送水给自己这一行为的惊讶和感动。(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17.(5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文章主旨理解分析概括与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C、E级。答:小说通过写随车老人被儿子接到大城市后乘车的遭遇,反映了现代城市的老人孤独寂寞的精神生活的状态,表达了希望人们要关心老人精神生活的思想。(也可以答:由老人乘车遭受冷遇和怀疑,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不信任,表达了希望人与人之间更多关爱与信任)(5分,概括内容2分,分析主题3分。意对即可)

18.(6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构思和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D级。

答:①兰姐的身份是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她在车厢内有更大的自由,以她的视角写,便于读者直观、全面透彻地了解车厢内的情况,特别是随车老人的境况。

②性格上,兰姐热心、爱憎分明、敢说敢为,以她的视角写,能直接反映人们对随车老人的不解、提防、鄙夷以及同情理解等复杂心理。

③兰姐和老人不相识、不了解,读者和她处于同一起点,同样的陌生感,以她的视角写,让兰姐引导我们由远及近、由陌生到熟悉去了解随车老人,情节发展更显得自然真切、顺理成章(条理清晰)。

④兰姐自己的母亲和随车老人的境况相近,以她的视角写,更能真切地表达对老人的遭遇的理解、同情和关心,深化作品的主题。

(6分,每点3分,意对即可)

19.(4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点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C。

(1)这次会谈,距离前两次会谈已有十五年、十年之遥,人们等得太久。(2)这次会谈负载着厚重的历史责任,是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面临重大机会的时刻。(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4分)

20.(5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鉴赏能力;能力层级C、D。

(5分)大幅牡丹花花鸟画、北京初夏早晨的阳光、天圆地方光线柔和温馨的会场;(3分)暗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大家庭,两岸携手就会有光明的未来(2分)。

21.(4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重点内容和文本特征以及写作手法的理解探究能力;能力层级C、E。

(6分)(1)客观上记者只在场十分钟,未能目睹会谈的具体过程,只能目睹“复谈第一瞬”;(2)主观上选择较多的背景材料是为了让读者更了解两岸会谈的历史发展,突出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答对一点得3分,答对两点6分)

(6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四、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6分)【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答:①花芽开始分化及完成分化的时间不尽相同②也有部分植物的花芽一年分化多次③充分满足花芽分化对内外条件的要求(6分,每点2分)

23.(6分)【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答:(1)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且各年龄组这一比例基本相同(2)参加大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随年龄增大逐步下降(或:随年龄增大,在体育锻炼时采用小强度的人数比例逐步增加)(6分,每点2分)

四、本大题1小题,60分。

24.(60分)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层级E。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和文化积累的能力。

【解析】参照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10分

 

一等(10—8)

二等(7—6)

三等(5—3)

四等(2—0)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作文立意角度提示:

1. 尊重差异(个性、文化、宗教、习俗等),了解差异;

2. 不了解(不尊重)差异(个性、文化、宗教、习俗等)会导致误会、误解甚至误判;

3. 相互理解和沟通能消除差异导致的问题,促进和谐;

4. 理解是双向的;

5. 不同文化之间既需要理解,也需要学习和接受;

6. 入乡理应随俗(交友需要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