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语文《离别的礼物》练习题(附答案)
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11岁的彼得和爷爷在院子里,却没心思欣赏这明净的秋夜景色,一个劲儿地直想着屋里那床毛毯他没想到爸爸真的会把爷爷送走现在,事情已经明摆着了,爸爸给爷爷买了离别的礼物——一床大毛毯
今晚,是他和爷爷相处的最后一夜了爷爷看出他的心思,说:“我去把口琴拿来,吹一支古老的曲子给你听听!”
然而,爷爷从屋里拿出来的不是口琴,而是毛毯!
“啊,这毯子真好!”老人抚摩着毯子说,“你爸是个好人,这要花不少钱呢!寒冬到了,有了这床毛毯,在那地方就不愁冷了那儿不会有这么漂亮的毛毯的!”爷爷总是把事情说得那么轻松每当彼得提到离别,爷爷就说是他自己的主意
可彼得想:“一个孤老头,离开自己的亲人,到政府盖的那幢楼房——孤老院里, 和别的老头住在一起,能算是幸福吗!他真不相信爸爸会做出这种事来彼得难过得真想哭,但他忍住了,他已经是大孩子了他走进屋子拿来了爷爷的口琴
爷爷吹起一支欢乐的曲子彼得听不进去,他呆呆地凝望着峡谷
忽然传来两个人的脚步声,那是爸爸和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个洋娃娃的女人回来了口琴声戛然而止爸爸没有说一句话那女人走过来娇声娇气地对爷爷说:“明天,我就不送您啦!我是来向您道别的”
“您的心地太好啦!”爷爷说着,低下头,望着地面,望着他脚边的毛毯然后,他弯下腰,拿起毯子说:“请你看看这个,我儿子送给我一条多好的毛毯做离别的礼物”
“嗯,”姑娘摸了摸毛毯说:“这毛毯真不错”她忽然转身向爸爸,冷冷地说:“肯定花了不少钱!”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想给爸爸买一床最好的……”姑娘好像被钉在那里,两眼没离开过那床毯子,半晌,终于开腔了:“哟,还是一床双层的啊!”
“是的,”爷爷说,“是双层的,一 床漂亮的毯子,给我老头做纪念!”
爸爸默默地进屋去了,那女人马上跟进去,喋喋不休地说那毯子太昂贵爸爸像往常一样,逼得没法只好发火了她一转身要走,正好遇到想进屋的彼得她又转身嚷道;“不管怎么说,他无需一床双层毛毯!”爸爸望着彼得,眼里露出了尴尬的神情
彼得忍不住了,对爸爸说道:“她是对的,爷 爷不需要一床双层毛毯来,把它剪开,成为两床”爸爸和那个女人都愣住了
“爸爸,听我说,剪成两半,一半给 爷爷,另一半保存起来”
“这个主意不坏”爷爷温和地说,“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毯子”
“是的,”彼得又说,“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用得着的”
大家都沉默了
好半天,爸爸走到爷爷面前呆呆地,没有一句话爷爷望着儿子喃喃地 说:“没关系,孩子,我知道你不是这么想的……我知道……”
这时,彼得哭了 ,但没什么,因为爷爷、爸爸都哭了,哭成了一团……
(作者 美 弗&8226;达尔选自《中外敬老故事300则》有删改)
【阅读理解】
1.通读全文然后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填空
文章刻画了:
一个( )的彼得,理由
一个( )的女人,理由
一个( )的爷爷,理由
一个( )的爸爸,理由
2.小说的人物描写十分传神且充满个性化,仔细研读下面句子,按要求答题
(1)“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想给爸爸买一床最好的……’”句中“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在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2)“姑娘好像被钉在那里,两眼没离开过那床毯子”句中“钉”字用得传神,传神在哪里?
3.本文的好多句子很含蓄,有话外音、有潜台词,联系上下文按要求答题
(1)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此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2)“爸爸,听我说,剪成两半,一半给爷爷,另一半保存起来”此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文章最后写一家三口人在哭声中戛然而止,作者用省略号结尾,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空白”请展开想象,给小说续写个结尾
5.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下面一段话,说说我们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老人
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衣服上时,当我忘记怎样系鞋带时,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手把手的教你
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语,请耐心地听我说,不要打断我你小的时候,我不得不重复那个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进入梦乡
当我由于双腿疲劳而无法行走时,请伸出你年 轻有力的手搀扶我就像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时,我扶你那样
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刚开始学习如何生活时我对你那样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你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给我你的爱和耐心,我会报以感激的微笑,这微笑中凝结着我对你无限的爱 ……
(选自2006年4月《数字家庭》)
【拓展阅读】
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 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 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选自《读者》2004年第8期)
阅读上文,完成1—4题(16分)
1.听了老婆 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像,描写出小姑娘的心理活动(4分)
2.④⑧两段划横线处都写到小姑娘掉眼泪,这两次掉眼泪的原因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3.⑤段中“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从老婆婆的“平静”中,你读出了什么?(3分)
4.⑨段是文章结尾段,这里未写出来,现请你根据上面故事续写一段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5分)
《离别的礼物》练习题参考答案
【阅读理解】
1.不设统一答案,参考:彼得,懂事、聪明,理由:当得知爸爸要把爷爷送走后,没心事欣赏迷人的月色,而是一个劲地想着那床毛毯;女人,吝啬、刻薄,理由:为爷爷送别的一床毛毯她都舍不得,当得知爸爸为爷爷买了一床最好的双层毛毯后,她表现出非常刻薄的一面;爷爷: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理由:面对儿子把自己送走的这样一个事实,他总是站在儿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出对儿子的理解;爸爸:孝顺、软弱,理由:当要送走爷爷这一事实无法改变时,他给爷爷买了一床最好的毛毯,当那个女人舍不得把一床双层毛毯送给爷爷时,他表现得很软弱
2.(1)看似矛盾的动作神态中真实地表现出了爸爸在这个女人面前十分软弱的特点(2)“钉”字写出了女 人得知爸爸为爷爷买了一床最好的毛毯后非常恼火的情态
3.(1)“迷人的月色”与离别的沉郁气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气氛(2)保存起来,留着以后把你(女人)送走的时候用
4.不设统一答案,可围绕老人的去向,那个女人面对三个人哭声的反映,小彼得过得好吗等内容来写
5 .不设统一答案,既要联系文章内容,又要结合课外材料参考:应该换位思考,认识到谁都要经历老去的那一天,应该善待老人站在老人的立场给老人以充分的耐心与理解
【拓展阅读】
1.描写合乎情理即可,可包含(1)对老婆婆话的认可;(2)对自身行为的反省;(3)对老婆婆的感激之情;(4)对母亲的后悔之情若集中写其中一点,写得好,即可得满分
2 第一次流泪是:①对老婆婆的感激;②对母亲的气恼第二次流泪是因老婆婆的话领悟到母亲对她的爱,和对自己幼稚、无知行为感到后悔回答意思与其中一点相近即给满分 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 读出了老婆婆对小姑娘幼稚行 为的理解;老婆婆生活阅历的丰富,或许她少年时也在过类似的行为对其中一点答得好即可得满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4 ①例如: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大意对即可给满分)②从对子女教育、两代人的代沟隔阂等方面来写亦可 ③如果从其他方面来写,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