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池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将落伍?
最近国际媒体在大炒“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文中断言,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来说有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有人甚至预言,“中国崛起”有可能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
他们定义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化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这场新工业革命有两大特点。一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小。二是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要求生产者要贴近消费者与消费市场。一种可能的趋势是,过去为追逐低劳动力成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会很快移回到发达国家中去。最近的一些调查显示,已有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迁回到美国。
无怪乎最近很多外国媒体认为,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中国将是这一场新工业革命的最大受害者。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出现,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在传统的工业领域已经越来越不具竞争力。而在新兴的领域中,由于大量的外资企业要迁回本国,这将使“中国制造”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中国崛起”会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吗?18世纪晚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后期,GDP稳居世界第一。但闭关锁国的中国那时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这班车。20世纪初以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我们正在忙着推翻满清统治,又被这场工业革命甩下。落在后面的中国,上百年就不断地挨打,差点被开除“球籍”。
我们如何才能不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呢?除了需要不断地在政治、社会与经济各层面上的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参与新工业革命所需的宽松发展环境之外,我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首先要抓教育。新的工业革命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这样的需求。当务之急是,如何才能改造出、创建出一批能够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具有全新机制的教育机构。
第二是要有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创新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原动力。没有创业的创新是无本之木,只能是多几篇论文,多几个科技成果奖而已。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创业环境还较差。从对青年人的普及创业教育,到国家政策对创业的支持,以及社会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度都很不够。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在我国还远未成气候。鼓励更多人去创新创业,打造一个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理顺创业板市场,是我们能够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是政府角色的变化。在新工业革命到来时,政府要及时转变角色。在工业革命中一大批传统的企业、传统的行业要被淘汰。有死才有生。政府有可能会去帮助那些落后国有企业和近期内能提供很多税收的旧行业,人为阻碍企业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追求增长速度,热衷上规模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正好与小型化、个体化、多样化的新工业趋势相悖。在以个性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新市场中,政府的运营机制很难适应瞬息多变的技术与市场。在新工业革命中,政府不转型,企业难转型。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没有赶上趟,结果是落后挨打了上百年。俗话说,事不过三。在这一场刚刚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不应该,也承受不起再次被甩的后果。在这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关系着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上,我们只能迎接挑战,没有更多的选择,更没有退路。
(摘自2012年第16期《新华文摘》)
1.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化制造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的一个崭新时代。
B.这次革命中,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所以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
C.这次革命中,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要求生产者要走近消费市场,贴近消费者。
D.这次革命中,会出现资本逆向转移,过去被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吸引的资本会很快移到发达国家中去。
2.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国状况,与原文中作者的分析和评说不符合的一项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处于康乾盛世后期,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中国没赶上工业革命的这班车,但GDP稳居世界第一。
B.以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我们正在忙着推翻满清统治,又被这场工业革命甩下。
C.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中国将首当其冲,“中国制造“在传统领域已经越来越不具竞争力。
D.前两次工业革命的落伍,我们被动挨打了上百年,在这一场刚刚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只能迎接挑战,没有退路。
3.“中国崛起”如何才能不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呢?与原文表述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改造、创建一批能够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具有全新机制的教育机构,成为当务之急。
B.打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理顺创业板市场,是我们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的一个必要条件。
C.政府要转变角色,不要热衷上规模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要顺应小型化、个体化、多样化的新工业趋势。
D.需要在政治、社会与经济各层面上不断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参与新工业革命所需的宽松发展环境。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 卿钥恒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 庆曰 :“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 庆曰 :“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 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其乎!”
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好饮酒,闲于占对 闲:空闲
B.卿钥恒置何处 恒:长久
C.昔于公断狱无私 狱:监狱
D.辟高门以待封 辟:开
5.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或有告其盗牛 秦王恐其破璧 乃辞谢
B.缄闭不异而并失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庆疑之乃召贾人曰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D.郡县按察 莫知贼所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2)
(1)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
译文:
(2)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
译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8分)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刘长卿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8.“谁听石上泉”中的“谁”有的版本作“也”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请结合诗歌分析。(4分)
9.作者在这首诗中表现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小题)(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 (《孔子语录》)
(2)于是废先王之道, 。 (贾谊《过秦论》)
(3)丛菊两开他日泪,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5)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李密《陈情表》)
(6)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
(7)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8)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弯腰的父亲
王春鸣
①已经有好几个晚上了,我从睡梦中惊醒,脸上热泪滚滚。我想念父亲了,不知道他是否在离我几十里的老屋,安然地睡着。
②我的儿子小树和同学打架,失败后向人示威:“我太阳公公的骨头是铁做的。”太阳公公就是我的父亲,他力气很大,一掌下去,砖头应声断开。拍一下桌子,所有的空碗都要一阵乱跳。就是这样的父亲,除了感冒和牙疼,从来看不见他身上有病。养育我们长大的这几十年,他就像个太阳一样在无数的日子里穿梭来穿梭去,教书、挣钱、奔波……浑然圆满,活力四射。
③可是,冬天刚来的时候,我回家去看他和妈妈。大清早在橘树下面,我捶了他一拳:爸爸,你为什么不站直?弓着腰像个老头儿似的?他揉了一下腰,回答我:我每天要到上午十点之后才能渐渐站直,腰椎不行了。
④我装作去追一条狗,迅速地离开他。离开我弯弯的父亲。然后,隔了一条田垄又一条河,我远远地,远远地看着我的父亲,弯弯的父亲。我不想描述他的样子给任何人听,我心痛地等着十点钟的到来。我也不想问他,他的腰是何时开始这样的。问什么,难道问了之后,从前那些我没有在意的弯腰弓背的早晨就不存在了?我经常回去看他,他有时候说他血压高,半夜小便困难,我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觉得那都是人家父亲的病,关他什么事。还怪他总是听信报纸和电视里的保健品广告,买了那么多没用的灵芝胶囊虫草含片深海鱼油。他常常粗暴地反击我:我不吃怎么办啊,我已经七十啦!你看好了我一死你妈还能活几天!
⑤这些话真没意思。我不和他吵了。
⑥父亲也来追那条狗了,狗早不见了,我看着河里面他的倒影,风和流水将那块走动的影子,割得破碎和流畅。蓝天和白云,深不可测地经过父亲水中的身影。我忽然很想念弟弟,如果他此时在,我真想抱着他大哭一场,告诉他,我们的父亲老了。
⑦再早几天,我的五爷爷,比父亲大十岁的他的小叔,忽然在睡梦中去世了。穿着孝衣的父亲那几天没有任何表情,他有时候走到他的小叔灵前,看一看,不流泪,也不说话。那时我就隐约觉得父亲有点老了,他不动声色的背后藏着某种不舍与畏惧。与我感情很好的小表姑一直在哭,她的手一直掐到我的骨头里,在哀恸中用叙事的方式回忆着五爷爷生前的种种好,和她们作为子女的不知觉。最让我心疼的是她说她以为他们之间还有很多时间的,忽然就没有了,忽然就没有了呀你知道吗?
⑧看着五爷爷安详的模样,其实我们都知道,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离别。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心里的暗暗害怕,这些都说明,爸爸妈妈真的老了,离别的日子,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了,而更可怕的是父母自己也意识到了。父亲他买回来给我们吃的鱼更大,他将藏着掖着几十年的工资卡密码在晚餐桌上宣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深情,自孩子幼年而始,经历了一长段的麻木期之后,又在他们晚年,被召唤出来,它岌岌可危摧枯拉朽,炽热如地火却又隐忍不发。
⑨那么,那些充斥着报纸和电视的保健品广告,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感激它们,使我曾经浑然圆满如太阳的父亲,在晚年放下一切雄心和梦想,一切奔波与劳碌,尘埃落定地,做着唯一一个梦——健康的梦。一个孤独的人,是可以通达和超脱的,但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总要未雨绸缪,想着将离别的日子推远一点,再推远一点。
⑩我耐心地等待十点钟的到来,一切如表象般圆满。
(选自《散文》2013年第3期,有删节)
11.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形象。(4分)
12.第六段中的划线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3.本文多次采用对比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三处。(6分)
14.试探究文末“我耐心地等待十点钟的到来,一切如表象般圆满”一句所表达的丰富情感。(6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赎罪/渎职 犬吠/肺腑 和面/曲高和寡
B.龌龊/优渥 缱绻/谴责 蹊跷/另辟蹊径
C.纤细/阡陌 彤云/憧憬 抹布/转弯抹角
D.联袂/抉择 箴言/ 缄默 搪塞/ 敷衍塞责
16.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刚刚宣布订婚了的莎拉波娃和武贾西奇一起漫步在早上的街头,两人十指紧扣,间不容发,无视“狗仔”追拍。
B.古人云:“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的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历史的集体记忆,就难有现实的广泛认同,就难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悲哀。
C.《汉字英雄》这类节目被陆续推出,热情而又认真地引领广大观众,特别是暑假里的中小学生,一起识文断字,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D.近代以来,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西化的命运,唯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至今尚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董卿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特点,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C.最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2013年1月1日起,一代居民身份证将停止使用。目前,仍有少数人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他们主要是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
D.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成年子女要经常看望年迈的父母,否则,将可能被父母起诉。据称,修订该法律的原因是被子女抛弃或忽视的年迈父母比比皆是所致。
18.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5分)
我是通过由到过池州的一位老前辈带到乡间来的上面印着一幅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的题目叫做“凤凰迎客”浏览图的一把劣质折扇初识九华山的。
①
②
③
19.2013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集中因素进行随机抽查,结果如下:
项目名称 | 具体内容 | 所占比例 |
语言表达 | 句子、词汇、修辞 | 39.45% |
层次结构 | 层次、过渡 | 19.75% |
思想内容 | 中心、材料、分析 | 33.90% |
其他 | 书写、标点 | 6.90% |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分)(不超过30字)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2分)
20.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边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6分)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在当今世界上,似乎没有哪个东方国家比日本的西化程度更高了;然而与此同时,恐怕也没有哪个东方民族比日本更善于保存传统文化了。一方面,日本人不遗余力地引进西文文化;另一方面① ,于是,在这个太平洋的岛国上,随处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奇妙的文化景观:西式的摩天大厦与和式的木制建筑同时并存;西服、革履与和服、木屐并行不悖;既可以发现握手地场面,也可以看到鞠躬的情景;既有地球上速度最快的电气火车,又有世界上节奏最慢的茶道仪式。真可谓是泾渭分明、并行不悖。说到底,② 。因此,③ 。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呢?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
——亚当&斯密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1)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安徽省池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C 2.C 3.B
4.D(闲 同 娴 熟练 熟悉 狱 案件 恒 经常)
5.B(连词 表转折 连词 表递进)
6.D(匿名信为柳庆所写, 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也与原文不符)
7.(1)如果给我带上镣铐 ,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
(“若”“桎梏”“独”“脱”各1分,大意1分)
(2)现在想要自首伏罪, 又怕难免一死, 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 ,就愿意来告发。(“首”“伏”“听”“告”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柳庆字更兴。小时候就聪明灵活有气度,博览群书,不咬文嚼字,喜欢饮酒,擅长应对。在他十三岁时,趁着家里晒书,父亲柳僧习试着让他从杂赋集中找出一篇千字多的文章来背诵,柳庆立即读三遍就能背出来一字不漏。
大统十年,柳庆被任命为尚书都兵郎中,并代理记室,不久以本官身份兼任雍州别驾。广陵王元欣是魏帝的至亲,他的外甥孟氏常常横行霸道。有人告他盗牛,柳庆查获了实情,即刻下令把他关押起来。孟氏一点也不害,竟对柳庆说:“如果把我带上镣铐,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元欣也派人来申辩孟氏无罪。孟氏因此更加骄横。柳庆就召集僚佐属吏,充分地揭露孟氏依仗权势欺压残害百姓的罪状,话一说定,就下令将他打死。从此以后,权贵之家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有一个商人带着二十斤金子到京城,寄居在别人家里。他每次要外出,常自己拿着钥匙。不久,锁还是好好的,金子却全部不见了。商人认为是房东偷窃。郡县审讯拷问,房东被迫认了罪。柳庆对这个案子有怀疑,于是把商人叫来询问:“你的钥匙经常放在哪里?”回答说:“常常自己带着。”柳庆问:“你曾与人同住吗?”回答说:“没有。”又问:“曾与人一起饮酒吗?”回答说:“有一天曾经与一个和尚两次饮酒,喝醉后白天就睡了。”柳庆说:“那和尚才是真正的盗贼啊。”立即派人捉拿和尚,那和尚竟带着金子逃跑了。后来抓住和尚,追回了那些金子。
又有一家姓胡的被抢劫,郡县官吏审问追查,没有人知道强盗藏身的地方,邻居中被拘禁了许多人。柳庆认为盗贼是乌合之众,可以通过诱骗来捕捉他们。于是他写了一些匿信,贴好些在官府门上,信上说:“我等合伙抢劫胡家,同伴各种人都有,恐怕终究要泄露出来。现在想要自首伏罪,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就愿意来告发。”接着柳庆又张了一道免罪的文牒,过了两天,广陵王元欣的一个家奴反缚双手到文牒前自首,因此将盗贼一网打尽。柳庆主持公道明察秋毫的事迹,都是类似这样。他常感叹地说:“汉代的于公自称办案无私开了一道高门等待子孙封高官、坐高车时用,倘若他这话有应验,我大概也差不多吧!”
8.示例一:“也”字更好。内容上,写出了鲍禅师既赏山中月,又听石上泉的悠闲生活。格律上,“也”与“犹”对仗工整,读来流畅、自然。
示例二:“谁”字更好。营造了苍凉、荒芜、凄清的意境。故居仍在对着山中明月,却久已无人居住,还有谁去听那清泉流经岩石发出的优美声音?主人去了哪里?做什么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也给诗歌增添了几分精彩。(4分)
9.(1)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与盼望;(2)作者与鲍禅师深厚的情谊;(3)作者对出家人生活的向往,喜欢出家人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思想。(4分)
10.答案:(1)其不善者而改之 (2)焚百家之言 (3)孤舟一系故园心(4)也无风雨也无晴 (5)急于星火(6)秋月春风等闲度(7)长使英雄泪满襟(8)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1.①曾经浑然圆满,活力四射,为了家庭而终日辛勤劳作。(1分)②如今年岁已高,腰杆弯曲,仍然有责任感,爱家人,希望能为家人承担风雨。③正视衰老,渴望健康,珍惜亲情,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抵抗衰老。(后两点,每点2分。意思正确即可。)
12.用比拟的手法,(1分)写出了岁月对父亲健康的日渐侵损,突出了衰老的不可抗拒性;(2分)借景物抒写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对父亲衰老现实的接受,为下文对父亲的理解作铺垫。(2分)
13.①父亲曾经的强壮和当下的衰老的对比;②“我”当初反对父亲使用保健品和现在呼唤保健品“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对比;③ “我”对父亲衰老不放在心上与“我”确信伤感于父亲衰老的对比。(每点2分,学生如找出另外的对比,确有道理即可。)
14.①“我”希望父亲能够在十点钟后真的挺直了腰杆,恢复曾经的强壮;②“我”对父亲的健康梦的认同与理解;③“我”开始平静地接受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④对生命自然规律的无奈与认同。(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15.答案:C。 A、shú/dú,fèi,huò/hè;B、wò/ wò ,qiǎn ,qī/ xī ,C、xiān/qiān,tónɡ/chōnɡ,mā/mò D、mèi/jué, zhēn /jiān sè
16.答案A(A.间不容发:比喻形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炼、严谨。)
17.答案:B (A 项搭配不当; C项不合逻辑,老人、外出务工者、偏远地区的群众概念交叉;D项句式杂糅,要么用“原因是……”,要么用“……所致”。)
18.答案:①我是通过一把劣质折扇初识九华山的。
②这把折扇是由一位到过池州的老前辈带到乡间来的。
③折扇上印着的一幅题为“凤凰迎客”浏览图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
19.答案①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
②要提高作文得分,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深刻的认知水平。
20.答案:①日本人又在十分顽固地维护着自己的民族传统。②文化只是文明的外在形式。③凡是具有文明价值的文化产品,无论是东方西方,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意思对即可)
21.这是一个关于“自我”与“评价”的命题,我们生活在一个评价的社会里,我们的自我价值在评价中得到彰显。写作时可以从评价对自我的积极作用出发,写奋发向上才能被他人注意、内外兼修方能被他人赞美等或从自我的肯定不完全依赖于评价出发,写得到“他人的支持”不如先得到“内心的肯定”;从淡然看待评价可以使人更理性出发,写自我的价值不一定藏在“辛苦劳作、来回奔波”中,也存在于“慢下来”的审美中,存在于偶尔不循规蹈矩的追寻里。这其中,第三层立意最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