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置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将自己的笔投向现实问题的更深处,揭示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痛苦,这应该是作家的底线,也是作家良知的根本体现。直面矛盾,直面现实,从文学内部思考同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正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传统。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转化会带来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的变化,比如乡土文学和都市文学的消长、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的涌现等等。但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写出国人的灵魂”,这些由鲁迅所高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将是新时代作家不可忘记的创作指南。而且随着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更普遍更深入的要求的提出,也由于生产力不充分尤其是不平衡的状况的存在,社会矛盾给人的内心刻下的印痕更为深隐也是可能的。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作家继续“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新时代”给当下文学所带来的挑战还表现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触及乃至包含“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这一议题。而当我们意识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新文明的担纲者只能是“中国”这一综合性的主体的时候,则问题又转化为新时代的作家如何崔自己的作品中理解和阐释“中国”,抑或如何以“中国”一…更准确地说,如何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来展开自己的作品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世纪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中国”内部展开,很少关注海外其他文明体的发展情况。
B.“中国”成为作家们眺望远方的基本视野,这使得新时代文学具有极为鲜明的纵深感。
C.上世纪以来,许多中国作家在展开文学世界时都会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D.新时代的作家应当继续直面现实,解决矛盾,这是时代发展对文学创作提出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存在不足,未能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加以充分呈现。
B.第二、三段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为论述当下社会发展提供了依据。
C.第四、五段针对新时代给当下中国文学所带来的挑战,从两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剖析。
D.文章分析了当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问题,呼吁作家要关注时代发展,回应时代诉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既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等根本属性,又在具体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B.新时代文学在表现新时代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其自身也将在客观上发展为史诗。
C.作家应关注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所产生的变化,也应在作品中体现良知,守住底线。
D.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进行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将体现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每一次要摊开这些汉画像拓片阅读时,我都要认真地洗洗手,擦拭干净。其实指掌间已经很干净了,也还是要自觉地进入这么一个程序,算是从内心对前人的作品表示敬畏,还有崇仰。这种习惯逐渐形成,对待古旧之物,大都如此。每一件古旧之物都有自己的气息,冷清的、平和的、朴拙的,却不会有时下这么些气味。充满欲望的手一天到晚都在触摸着种种物质的皮表,要静下来阅读古帖古碑,慢慢地把玩一遍,还是需要洗一洗手,让手的温度冷却一些一一一这很像一个长长的过门,很郑重,很有必要。一个人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接下来由手展开的动作就会把分寸掌握得很好,至少不会失手。
精神洁癖——让澄澈的水来过手,通常以此开始。生活习惯中对于洗手的要求,是在进食之前。一位农妇在不缺水的条件下让孩子们洗手,可能没有想到这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一年到头的栉风沐雨,终于修来了黄澄澄的果实。一个人把手洗净了.坐在餐桌前,显然是沉稳和端庄的。对劳动的果实抱有认真的态度,缓慢地品咂.神色越发爽朗。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也是一种态度,只是劳动果实的滋味未能被细致地感受,不克有些粗率。大凡有洗手这个程序,整个行为都会克制一些.徐缓一些,进程也更为细腻和雅致。
回老家时,我面对晚年的母亲,会给她剪剪指甲。人老了,指甲也变了形态,如乱石铺街,凹凸不平,连坚硬的指甲剪都有些吃不消。可是我别的做不了什么.就从剪指甲这等小事入手。剪完后母亲总会催促我去洗手,顺便把指甲剪也给洗了。在母亲看来.一件事和一件事之间的过渡,应该用洗手来区别,以示结束和即将开始。母亲总是把许多事情划分得十分清楚,她是一个善于细化的人。炊爨、刷洗是一种动作,快,麻利。接下来把手洗净,在狭窄的书桌前端坐,开始批改作业。清洁的手在作业本上移动,边改边把那些卷起来的边角抚平。勤洗手是内心的需要,会更细腻一些,少一些粗率。在那些越来越热的夏天,少年的我有很多时间都在田园里奔跑,掀动墙边屋角的瓦砾,追捕蛐蛐,或者爬墙上树,弹鸟捕蝉,弄得灰头土脸。好在家中有两口老井,水量充沛,随时可以用清冽的井水冲洗。当双手深入水桶的一刹那,脑袋清醒起来一一不能老是这样子啊,应该要有一个新的走向了。
庸常日子里的忙乱双手。每一日都在大量的抚摸之中。每一个被抚摸的对象都是有温度的,冰冷的热烈的、粗糙的细腻的,能感受到它们在节乞推移下的变化。如果没有什么禁忌,面对物体,每个人都会生发出许多抚摸的欲望,抚摸使内心有了把握,判断也随之准确。我不知道一个人戴着手套,怎么可能感受毫端在宣纸上提按、快慢的回馈,一切行为还是略去一些装饰才能存储优雅。一个想亲近古贤人的少年,吝惜自己的手,担心墨汁弄黑了手.担心冬日里的水过于寒冷,以为隔着薄薄的手套追寻古人并无不妥,实在是太自以为是了。一群人在看旧日字画,一律戴上了手套。目光尽可以随意,对一双手却提出了要求——必须隐藏在手套内部,以保证抚摸时的安全。这些手套百人戴千人戴,内部外部早已不洁.可是没有办法,规定如此死板。如果一个人洗净了手,开合卷轴时,会对纸本的轻重、顺逆分寸把握得默契一些,周全一些。净手的低调而柔和的抚摸,被旧日的纸上纹路牵引着,进入内心最隐秘的深处。手套对于手来说,就是一层蒙翳,捂在里边久了,蔫了,不活络了,把它抽出来,洗洗,就生动起来。
又一个夜晚到来。我先是洗了一次手,坐下来整理一篇文稿。然后又洗了一次手,站着临写《杨淮表记》里的几个字。洁净的手指灵动地引导着柔韧的羊毫,点线简劲而出。我一直以为学书者不可不知汉隶,它是一个人笔下的筋骨,让一个人行笔时有了底气。接着,我又洗了一次手,意味着今夜的临写结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写自己每一次在阅读汉画像拓片之前都会洗手,字里行间也在劝诫着人们对于物质不要过于贪恋。
B.狼吞虎咽的进食方式显得较为粗率,难以细致地感受劳动成果的滋味,于是农妇常会要求孩子们饭前去洗手。
C.本文写戴着手套练书法、赏鉴旧日字画,从反面说明洗手之后亲手抚摸才会使内心更有把握,判断更为精准。
D.结尾写在临摹《杨淮表记》前后反复洗手,既与上一段相关内容形成对比,又呼应开篇的内容,足见运笔匠心。
5.第三段对母亲的细致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结合全文,说明文中“洗手”的意蕴。(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得以持续增强,而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新型业态也得以迅速崛起。文化旅游1.o时代主要依托的是老祖宗留下的资源,文物发掘、遗迹保护、古建修复、文化恢复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文化旅游2.O时代不以有限资源而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无中生有、变废为宝”是主要特征,文旅产业的智造业属性得以彰显,不断迭代成为必然的选择,“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即是文化旅游2.O的典型代表。值得高兴的是,国内一些优秀的文旅企业,如无锡灵山、华强方特、宋城演艺、华夏文旅等也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文化旅游2.o时代的先行者。可以说,未来,谁拥有了创意和科技创新能力,谁就是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
材料二:
材料三:
大众旅游的旅游者并不是历史学者、文化学者,也不都期望以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恢弘的历史长卷。所以,在依据资源本身的文化类型进行产品组合时,应考虑到资源的功能性转换,使整个线路切合场景活动特点和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否则就可能脱离市场。毫无疑问.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具备相应的主题。主题越鲜明,越典型集中,越富层次感,就越有利于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旅游是一段时间有限、场景集中的经历与体验。旅游者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得文化旅游的体验和感知,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就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去展现文化,才算是选位得当。文化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观赏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介入和文化参与活动。崇尚参与和亲身感受是现代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研究为猿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亲自参与的机会的有效措施,以便旅游者进入体验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角色当中。
材料四:
随着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的文化性需求不断提高,以感知异域文化特色、体验异域文化氛围为目的的个性化旅游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旅游目的也从单一的观光活动向更富于知识性的文化旅游转变。因此,选择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要结合区域特色、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以及业态的发展趋势,开发出特点鲜明且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但是,由于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多城市开始竞相开展文化旅游,这其中出现了效仿现象,更有甚者,为了文化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让历史文化遗产沦为金钱的附庸,那文化旅游也就失去了意义,更无特色可言。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持续增强,一方面促使文化旅游迅速崛起,一方面推进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稳步发展。
B.文旅企业如果想要成为文化旅游2.O时代的赢家,就必然要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C.从2015年旅游主题类型选择来看,50.7%的中国在线自由行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以21~40岁中青年群体为主。
D.文化旅游产品越能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也就越能切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依靠传统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并非新型旅游业态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未来的文旅产业更彰显其智造业的属性。
B.文化旅游崇尚文化参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进行研究,为旅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参与的机会。
C.要让旅游者在一定文化场景中获得深刻丰富的体验和感知,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展现文化。
D.大众旅游的旅游者注重观光游览,而历史学者、文化学者更期望借助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历史长卷。
9.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6分)
二、古伐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皆喜听命。乃官给印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无徙者。明年稔,偿不愆素。神宗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纮每议狱,必傅经谊。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夫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请治妄谳者。”不从。擢刑部郎中。元秸初,为夏国母祭奠使。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他日,夏使至,请归复侵疆。纮逆之至馆,使欲入见有所陈,纮止之,答语颇不逊。纮曰:“国主设有请,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使人口语为可否乎?”随语连拄之,乃不敢言。知郓州。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纮事兄纯礼甚备。在郓州闻讣,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适诣阙,迎其柩于都门,哀动行路。悉以奉钱给寡嫂,推其予恩,官其子若孙一人。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竞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夏人方修贡人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B.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7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C.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D.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指在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将进士分为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
B.神宗是庙号,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使用的名号,有别于用以褒贬善恶的谥号。
C.夏指西夏,是曾与北宋对峙的政权,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喻之为“天狼”。
D.知郓州即担任郓州知州,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纮体恤百姓,政绩卓著。境内发生饥荒,百姓纷纷准备逃亡,他采取措施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因此受到皇帝提拔任用。
B.杜纮审案严谨,执法严格。对于罪案,他结合经书的义理加以审决;对于因懦弱而未严格执法的官吏,他果断加以惩治。
C.杜纮义正辞严,不畏强势。面对索要疆土的无理要求,他毫不退让,据理予以严厉驳斥,使得西夏使者不再敢于提及此事。
D.杜纮感念兄恩,重视亲情。他铭记兄长教诲自己成人立身的恩德,侍奉兄长礼节周备,在兄长去世之后悉心照顾其家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
(2)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扫,医视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注】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4.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枭雄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渌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歇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首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E.两位诗人就荒凉颓圮的梁园落墨,不仅抒发了今昔变迁的沧桑之感,也间接流露了他们对唐王朝衰亡的隐忧。
15.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李诗虚实结合,高诗欲抑先扬,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到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师说》中“ , , ”三句,将当时一般人与古圣先贤进行对比,批判了前者不愿从师学习的错误态度。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借景抒怀,展现出作者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现如今的书,抢眼的不只是封面,还有上面的推荐文字,有名人的,有朋友的,虽然大多三言两语,却是众口铄金,一片叫好之声。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礼仪规范等作出详细规定,还对侮辱国歌等犯而不校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③庄子并没有像道学家那样正襟危坐地教育人,他擅长讲各种奇异的故事,更愿意用故事来启发当时所谓的“失败者”换个活法。
④“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做好本职工作要坚持的原则,而只有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才能拥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法则。
⑤“无人超市”的发展虽然暂时还不尽如人意,不过曾几何时.当超市这种业态刚刚进入中国时,也受到过许多中老年人的质疑。
⑥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和光同尘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应该有的是标新立异的进取心、大刀阔斧的勇气,以及广开言路的自信。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生动诠释了本届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也充分体现了“全民全运”的办会理念。
B.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日前在京召开,几十个科研部门的工作者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纳米科技的未来。
C.武大靖勇夺男子500米短道速滑桂冠,提振了中国冰雪健儿的士气,随后他还在乎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
D.特色小镇的形成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功能,如商贸、交通、边防等,而且现在仍然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着较为全面的服务。
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元宵节)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B.(端午节)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间。
C.(七夕节)名借沉香,我思三首清平调;人来览殿,谁解千年长恨歌。
D.(中秋节)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雨呖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但,他们认为这些基础研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实际上,,因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就是基础研究所产出的新知识、新原理、新定律。同时,基础研究还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因为基础研究特别是实验科学,讲究的是证据和逻辑,靠的是独立思考,而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内核。因此,,对于培养有科学理性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清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一个人只有依靠自己差异化的价值体系及其生活方式,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差异化除个性之外,必然源于自己的母语国家和母语文化。因此无论多早出国,在海外待多久.都不能忘本。毕竟,要靠自己的文化身份才能换取世界舞台的入场券。
赢得别人尊重并不一定要依靠差异化的价值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中国电影缺席2017年戛纳电影节,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埃里表示:“中国商业化的电影越来越多,但它侗不属于我们想要展映的艺术电影类型。”
材料二:看《战狼2》时,在中国海军舰长下令“开火”的一瞬间,一个小男孩大喊了一声“好”,放映厅里顿时掌声四起,观众们都欢笑起来。很多观众说.这么多年了,这一幕他们还是第一次遇见。
材料三:2018年春节假期累计实现综合票房5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初一单日取得综合票房近13亿元,创造了我国电影史上新的单日票房纪录。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3 分)C 2.(3 分)B 3.(3 分)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4.(3 分)B
5.(5 分)以母亲的视角突出洗手之于人心的需要,有助于主题的表达;通过描写与洗手相关的生活情景,表现母亲认真细致的个性,使文本更具感染力。
6.(6 分)洗手是向前人作品、自己劳动果实表达敬畏或尊重的方式;洗手意味着做好准备,以便进入一种感知与体认事物的良好状态;洗手提醒人们结束和即将开始,并能促使人们思考新的生活方向。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7.(3 分)A 8.(3 分)D
9.(6 分)
现状:文化旅游迅速崛起,发展潜力巨大;出现了同质化的效仿现象,以及为了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等无序化竞争现象。
途径:结合区域特色,使文化旅游产品具备相应主题,杜绝效仿,避免重复;结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开发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结合业态的发展趋势,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做到“无中生有、变废为宝”。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3 分)D 11.(3分)A 12.(3 分)B
13.(10 分)
(1)(5 分)奸计正在此,希望趁我们惊扰发动变乱,怎能落入他们的圈套?他们做不了什么的。
(语意通顺得 3 分,译出“胶扰”“术”各得 1分。)
(2)(5 分)(杜纮)在京城做官时,同乡马随到京师选官调职,在旅舍中卧病,杜纮接他回家,请医生为他诊治。
(语意通顺得 3 分,译出“宦”“逆旅”各得 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14.(5 分)B、E
15.(6 分)
李诗虚实结合,以散落渌池的舞影歌声虚写逝去的繁华热闹,又以东流入海的滔滔汴水实写眼前的凄清寂寥,意蕴深厚,余韵悠长;高诗欲抑先扬,开篇极言梁王汇
聚贤才的繁盛,其后急转直下,写到世殊时异,空余高台陈迹、秋风衰草,顿挫跌宕,悲慨万端。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1)(3 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2 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3 分)A 18.(3分)C 19.(3 分)D
20.(6 分)
也有人质疑基础研究的价值
基础研究可以推动技术创新
让公众深入地理解基础研究
21.(5 分)
个性之外的差异化并不一定源于自己的母语国家和母语文化。
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不一定能换取到世界舞台的入场券。
(或:换取世界舞台的入场券并不一定要靠自己的文化身份。)
四、写作(60 分)
22.(60 分)按照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作文标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置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将自己的笔投向现实问题的更深处,揭示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痛苦,这应该是作家的底线,也是作家良知的根本体现。直面矛盾,直面现实,从文学内部思考同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正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传统。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转化会带来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的变化,比如乡土文学和都市文学的消长、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的涌现等等。但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写出国人的灵魂”,这些由鲁迅所高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将是新时代作家不可忘记的创作指南。而且随着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更普遍更深入的要求的提出,也由于生产力不充分尤其是不平衡的状况的存在,社会矛盾给人的内心刻下的印痕更为深隐也是可能的。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作家继续“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新时代”给当下文学所带来的挑战还表现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触及乃至包含“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这一议题。而当我们意识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新文明的担纲者只能是“中国”这一综合性的主体的时候,则问题又转化为新时代的作家如何崔自己的作品中理解和阐释“中国”,抑或如何以“中国”一…更准确地说,如何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来展开自己的作品世界。
(摘编自周展安《文学的“文明中国”视野与纵深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世纪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中国”内部展开,很少关注海外其他文明体的发展情况。
B.“中国”成为作家们眺望远方的基本视野,这使得新时代文学具有极为鲜明的纵深感。
C.上世纪以来,许多中国作家在展开文学世界时都会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D.新时代的作家应当继续直面现实,解决矛盾,这是时代发展对文学创作提出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存在不足,未能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加以充分呈现。
B.第二、三段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为论述当下社会发展提供了依据。
C.第四、五段针对新时代给当下中国文学所带来的挑战,从两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剖析。
D.文章分析了当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问题,呼吁作家要关注时代发展,回应时代诉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既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等根本属性,又在具体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B.新时代文学在表现新时代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其自身也将在客观上发展为史诗。
C.作家应关注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所产生的变化,也应在作品中体现良知,守住底线。
D.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进行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将体现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洗手
朱以撒
每一次要摊开这些汉画像拓片阅读时,我都要认真地洗洗手,擦拭干净。其实指掌间已经很干净了,也还是要自觉地进入这么一个程序,算是从内心对前人的作品表示敬畏,还有崇仰。这种习惯逐渐形成,对待古旧之物,大都如此。每一件古旧之物都有自己的气息,冷清的、平和的、朴拙的,却不会有时下这么些气味。充满欲望的手一天到晚都在触摸着种种物质的皮表,要静下来阅读古帖古碑,慢慢地把玩一遍,还是需要洗一洗手,让手的温度冷却一些一一一这很像一个长长的过门,很郑重,很有必要。一个人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接下来由手展开的动作就会把分寸掌握得很好,至少不会失手。
精神洁癖——让澄澈的水来过手,通常以此开始。生活习惯中对于洗手的要求,是在进食之前。一位农妇在不缺水的条件下让孩子们洗手,可能没有想到这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一年到头的栉风沐雨,终于修来了黄澄澄的果实。一个人把手洗净了.坐在餐桌前,显然是沉稳和端庄的。对劳动的果实抱有认真的态度,缓慢地品咂.神色越发爽朗。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也是一种态度,只是劳动果实的滋味未能被细致地感受,不克有些粗率。大凡有洗手这个程序,整个行为都会克制一些.徐缓一些,进程也更为细腻和雅致。
回老家时,我面对晚年的母亲,会给她剪剪指甲。人老了,指甲也变了形态,如乱石铺街,凹凸不平,连坚硬的指甲剪都有些吃不消。可是我别的做不了什么.就从剪指甲这等小事入手。剪完后母亲总会催促我去洗手,顺便把指甲剪也给洗了。在母亲看来.一件事和一件事之间的过渡,应该用洗手来区别,以示结束和即将开始。母亲总是把许多事情划分得十分清楚,她是一个善于细化的人。炊爨、刷洗是一种动作,快,麻利。接下来把手洗净,在狭窄的书桌前端坐,开始批改作业。清洁的手在作业本上移动,边改边把那些卷起来的边角抚平。勤洗手是内心的需要,会更细腻一些,少一些粗率。在那些越来越热的夏天,少年的我有很多时间都在田园里奔跑,掀动墙边屋角的瓦砾,追捕蛐蛐,或者爬墙上树,弹鸟捕蝉,弄得灰头土脸。好在家中有两口老井,水量充沛,随时可以用清冽的井水冲洗。当双手深入水桶的一刹那,脑袋清醒起来一一不能老是这样子啊,应该要有一个新的走向了。
庸常日子里的忙乱双手。每一日都在大量的抚摸之中。每一个被抚摸的对象都是有温度的,冰冷的热烈的、粗糙的细腻的,能感受到它们在节乞推移下的变化。如果没有什么禁忌,面对物体,每个人都会生发出许多抚摸的欲望,抚摸使内心有了把握,判断也随之准确。我不知道一个人戴着手套,怎么可能感受毫端在宣纸上提按、快慢的回馈,一切行为还是略去一些装饰才能存储优雅。一个想亲近古贤人的少年,吝惜自己的手,担心墨汁弄黑了手.担心冬日里的水过于寒冷,以为隔着薄薄的手套追寻古人并无不妥,实在是太自以为是了。一群人在看旧日字画,一律戴上了手套。目光尽可以随意,对一双手却提出了要求——必须隐藏在手套内部,以保证抚摸时的安全。这些手套百人戴千人戴,内部外部早已不洁.可是没有办法,规定如此死板。如果一个人洗净了手,开合卷轴时,会对纸本的轻重、顺逆分寸把握得默契一些,周全一些。净手的低调而柔和的抚摸,被旧日的纸上纹路牵引着,进入内心最隐秘的深处。手套对于手来说,就是一层蒙翳,捂在里边久了,蔫了,不活络了,把它抽出来,洗洗,就生动起来。
又一个夜晚到来。我先是洗了一次手,坐下来整理一篇文稿。然后又洗了一次手,站着临写《杨淮表记》里的几个字。洁净的手指灵动地引导着柔韧的羊毫,点线简劲而出。我一直以为学书者不可不知汉隶,它是一个人笔下的筋骨,让一个人行笔时有了底气。接着,我又洗了一次手,意味着今夜的临写结束。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写自己每一次在阅读汉画像拓片之前都会洗手,字里行间也在劝诫着人们对于物质不要过于贪恋。
B.狼吞虎咽的进食方式显得较为粗率,难以细致地感受劳动成果的滋味,于是农妇常会要求孩子们饭前去洗手。
C.本文写戴着手套练书法、赏鉴旧日字画,从反面说明洗手之后亲手抚摸才会使内心更有把握,判断更为精准。
D.结尾写在临摹《杨淮表记》前后反复洗手,既与上一段相关内容形成对比,又呼应开篇的内容,足见运笔匠心。
5.第三段对母亲的细致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结合全文,说明文中“洗手”的意蕴。(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得以持续增强,而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新型业态也得以迅速崛起。文化旅游1.o时代主要依托的是老祖宗留下的资源,文物发掘、遗迹保护、古建修复、文化恢复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文化旅游2.O时代不以有限资源而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无中生有、变废为宝”是主要特征,文旅产业的智造业属性得以彰显,不断迭代成为必然的选择,“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即是文化旅游2.O的典型代表。值得高兴的是,国内一些优秀的文旅企业,如无锡灵山、华强方特、宋城演艺、华夏文旅等也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文化旅游2.o时代的先行者。可以说,未来,谁拥有了创意和科技创新能力,谁就是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
(摘编自肖建勇《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7》)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2016~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材料三:
大众旅游的旅游者并不是历史学者、文化学者,也不都期望以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恢弘的历史长卷。所以,在依据资源本身的文化类型进行产品组合时,应考虑到资源的功能性转换,使整个线路切合场景活动特点和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否则就可能脱离市场。毫无疑问.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具备相应的主题。主题越鲜明,越典型集中,越富层次感,就越有利于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旅游是一段时间有限、场景集中的经历与体验。旅游者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得文化旅游的体验和感知,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就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去展现文化,才算是选位得当。文化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观赏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介入和文化参与活动。崇尚参与和亲身感受是现代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研究为猿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亲自参与的机会的有效措施,以便旅游者进入体验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角色当中。
(摘编自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
材料四:
随着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的文化性需求不断提高,以感知异域文化特色、体验异域文化氛围为目的的个性化旅游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旅游目的也从单一的观光活动向更富于知识性的文化旅游转变。因此,选择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要结合区域特色、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以及业态的发展趋势,开发出特点鲜明且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但是,由于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多城市开始竞相开展文化旅游,这其中出现了效仿现象,更有甚者,为了文化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让历史文化遗产沦为金钱的附庸,那文化旅游也就失去了意义,更无特色可言。
(摘编自桑彬彬、黄敏《我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持续增强,一方面促使文化旅游迅速崛起,一方面推进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稳步发展。
B.文旅企业如果想要成为文化旅游2.O时代的赢家,就必然要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C.从2015年旅游主题类型选择来看,50.7%的中国在线自由行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以21~40岁中青年群体为主。
D.文化旅游产品越能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也就越能切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依靠传统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并非新型旅游业态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未来的文旅产业更彰显其智造业的属性。
B.文化旅游崇尚文化参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进行研究,为旅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参与的机会。
C.要让旅游者在一定文化场景中获得深刻丰富的体验和感知,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展现文化。
D.大众旅游的旅游者注重观光游览,而历史学者、文化学者更期望借助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历史长卷。
9.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6分)
二、古伐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皆喜听命。乃官给印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无徙者。明年稔,偿不愆素。神宗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纮每议狱,必傅经谊。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夫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请治妄谳者。”不从。擢刑部郎中。元秸初,为夏国母祭奠使。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他日,夏使至,请归复侵疆。纮逆之至馆,使欲入见有所陈,纮止之,答语颇不逊。纮曰:“国主设有请,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使人口语为可否乎?”随语连拄之,乃不敢言。知郓州。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纮事兄纯礼甚备。在郓州闻讣,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适诣阙,迎其柩于都门,哀动行路。悉以奉钱给寡嫂,推其予恩,官其子若孙一人。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竞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选自《宋史·杜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夏人方修贡人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B.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7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C.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D.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指在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将进士分为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
B.神宗是庙号,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使用的名号,有别于用以褒贬善恶的谥号。
C.夏指西夏,是曾与北宋对峙的政权,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喻之为“天狼”。
D.知郓州即担任郓州知州,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纮体恤百姓,政绩卓著。境内发生饥荒,百姓纷纷准备逃亡,他采取措施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因此受到皇帝提拔任用。
B.杜纮审案严谨,执法严格。对于罪案,他结合经书的义理加以审决;对于因懦弱而未严格执法的官吏,他果断加以惩治。
C.杜纮义正辞严,不畏强势。面对索要疆土的无理要求,他毫不退让,据理予以严厉驳斥,使得西夏使者不再敢于提及此事。
D.杜纮感念兄恩,重视亲情。他铭记兄长教诲自己成人立身的恩德,侍奉兄长礼节周备,在兄长去世之后悉心照顾其家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
(2)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扫,医视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梁园吟(节选)
李白
梁王官阙今安在?枚马【注】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注】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4.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枭雄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渌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歇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首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E.两位诗人就荒凉颓圮的梁园落墨,不仅抒发了今昔变迁的沧桑之感,也间接流露了他们对唐王朝衰亡的隐忧。
15.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李诗虚实结合,高诗欲抑先扬,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到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师说》中“ , , ”三句,将当时一般人与古圣先贤进行对比,批判了前者不愿从师学习的错误态度。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借景抒怀,展现出作者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现如今的书,抢眼的不只是封面,还有上面的推荐文字,有名人的,有朋友的,虽然大多三言两语,却是众口铄金,一片叫好之声。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礼仪规范等作出详细规定,还对侮辱国歌等犯而不校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③庄子并没有像道学家那样正襟危坐地教育人,他擅长讲各种奇异的故事,更愿意用故事来启发当时所谓的“失败者”换个活法。
④“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做好本职工作要坚持的原则,而只有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才能拥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法则。
⑤“无人超市”的发展虽然暂时还不尽如人意,不过曾几何时.当超市这种业态刚刚进入中国时,也受到过许多中老年人的质疑。
⑥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和光同尘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应该有的是标新立异的进取心、大刀阔斧的勇气,以及广开言路的自信。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生动诠释了本届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也充分体现了“全民全运”的办会理念。
B.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日前在京召开,几十个科研部门的工作者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纳米科技的未来。
C.武大靖勇夺男子500米短道速滑桂冠,提振了中国冰雪健儿的士气,随后他还在乎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
D.特色小镇的形成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功能,如商贸、交通、边防等,而且现在仍然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着较为全面的服务。
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元宵节)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B.(端午节)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间。
C.(七夕节)名借沉香,我思三首清平调;人来览殿,谁解千年长恨歌。
D.(中秋节)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雨呖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但,他们认为这些基础研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实际上,,因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就是基础研究所产出的新知识、新原理、新定律。同时,基础研究还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因为基础研究特别是实验科学,讲究的是证据和逻辑,靠的是独立思考,而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内核。因此,,对于培养有科学理性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清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一个人只有依靠自己差异化的价值体系及其生活方式,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差异化除个性之外,必然源于自己的母语国家和母语文化。因此无论多早出国,在海外待多久.都不能忘本。毕竟,要靠自己的文化身份才能换取世界舞台的入场券。
赢得别人尊重并不一定要依靠差异化的价值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中国电影缺席2017年戛纳电影节,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埃里表示:“中国商业化的电影越来越多,但它侗不属于我们想要展映的艺术电影类型。”
材料二:看《战狼2》时,在中国海军舰长下令“开火”的一瞬间,一个小男孩大喊了一声“好”,放映厅里顿时掌声四起,观众们都欢笑起来。很多观众说.这么多年了,这一幕他们还是第一次遇见。
材料三:2018年春节假期累计实现综合票房5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初一单日取得综合票房近13亿元,创造了我国电影史上新的单日票房纪录。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3 分)C 2.(3 分)B 3.(3 分)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4.(3 分)B
5.(5 分)以母亲的视角突出洗手之于人心的需要,有助于主题的表达;通过描写与洗手相关的生活情景,表现母亲认真细致的个性,使文本更具感染力。
6.(6 分)洗手是向前人作品、自己劳动果实表达敬畏或尊重的方式;洗手意味着做好准备,以便进入一种感知与体认事物的良好状态;洗手提醒人们结束和即将开始,并能促使人们思考新的生活方向。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7.(3 分)A 8.(3 分)D
9.(6 分)
现状:文化旅游迅速崛起,发展潜力巨大;出现了同质化的效仿现象,以及为了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等无序化竞争现象。
途径:结合区域特色,使文化旅游产品具备相应主题,杜绝效仿,避免重复;结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开发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结合业态的发展趋势,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做到“无中生有、变废为宝”。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3 分)D 11.(3分)A 12.(3 分)B
13.(10 分)
(1)(5 分)奸计正在此,希望趁我们惊扰发动变乱,怎能落入他们的圈套?他们做不了什么的。
(语意通顺得 3 分,译出“胶扰”“术”各得 1分。)
(2)(5 分)(杜纮)在京城做官时,同乡马随到京师选官调职,在旅舍中卧病,杜纮接他回家,请医生为他诊治。
(语意通顺得 3 分,译出“宦”“逆旅”各得 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14.(5 分)B、E
15.(6 分)
李诗虚实结合,以散落渌池的舞影歌声虚写逝去的繁华热闹,又以东流入海的滔滔汴水实写眼前的凄清寂寥,意蕴深厚,余韵悠长;高诗欲抑先扬,开篇极言梁王汇
聚贤才的繁盛,其后急转直下,写到世殊时异,空余高台陈迹、秋风衰草,顿挫跌宕,悲慨万端。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1)(3 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2 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3 分)A 18.(3分)C 19.(3 分)D
20.(6 分)
也有人质疑基础研究的价值
基础研究可以推动技术创新
让公众深入地理解基础研究
21.(5 分)
个性之外的差异化并不一定源于自己的母语国家和母语文化。
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不一定能换取到世界舞台的入场券。
(或:换取世界舞台的入场券并不一定要靠自己的文化身份。)
四、写作(60 分)
22.(60 分)按照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作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