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2013年高三语文下学期联合考试试卷及答案(长春三调)

201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三调)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德国大气化学家以微米为单位,把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分为三类:艾特肯粒子,半径小于0.1微米的浮粒;大粒子,半径在0.1-1微米的浮粒;巨粒子,半径大于1微米的浮粒。在各种灾害性的浮尘事件中,主要是大粒子在起作用。

    这些在空气中漂浮的浮粒并不只是无所事事地在天空中漫游,它们的存在对于大气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浮粒常常在全球气象灾害中扮演重要角色。

    如果一个区域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浮粒,整个地区会被一层烟雾似的浮粒遮盖而使景物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能见度也马上降低,气象学上的“霾”便是这样的效果。在工业尚未发达的过去,霾的发生多半只和天气过程有关。但是在工厂处处的今天,人工过程使会产生大量的浮粒,结果是在大都市地区通常都有大量浮粒,不只能见度降低,连市容也变得丑陋不堪。

    最可怕的是,大量的浮粒会严重干扰太阳光到达地球的过程。浮粒中大粒子的大小接近可见光的波长(0.4-0.7微米),这使它们会非常有效地散射可见太阳光。而太阳的可见光是太阳辐射中能量最集中的波段,也几乎是地球上气候变化过程以及各种生物生命活动中唯一的总能源。如果大量的大粒子悬浮在大气中的话,太阳可见光会被严重散射回太空中,地球就会“吃不饱”能量,最终气候变冷,并严重影响生物的生存。

    不可一世的侏罗纪恐龙为何会灭绝?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地球表面遭到巨大的彗星或陨石的撞击,以致扬起遍布全球的巨大尘云。这些尘云就由浮粒悬浮而成,它们千年不傲,逐渐形成了主要由大粒子组成的气溶胶。它们散射阳光,使地球进入阴霾遍布、酷寒难消、五谷不生的冬季景况,恐龙们连同大量草食动物最后只有饿死而灭绝。此外,人们担忧核战争的原因之一就是核爆炸会给全球带来气象灾难。20世纪80年代,美国及前苏联各贮有可以互相毁灭对方好几次的核弹头。科学家们推算,哪怕只是所有核弹中10%的核弹爆炸,扬起的尘云也会带来“核子冬天”的寒冷气候,其后果甚至会超过恐龙灭绝的灾难。

    云是降水的前提,但是浮粒却常常使干旱地区的降水成为泡影。我们知道,首先必须有浮粒存在,作为凝结核来形成水滴,或者作为冰核来形成冰晶,从而形成水汽凝结的美丽的白云。也就是说要是大气中没有浮粒,白云则无从产生与存在,然而当前地球上空大气的问题却是,因为人类肆意燃烧各种化石燃料和焚烧木材,使烟尘浮粒太多。当浮粒形成的凝结核或冰核太多时,也就会形成更多的小水滴或冰晶,结果在水汽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些小水滴或冰晶由于没有足够多的水分而长不大,从而因重量太轻而降不下来,结果是天空阴云密布却无降水,大地干旱肆虐。

1.下列对于“大粒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粒子是半径在0.1-1微米的浮粒,它在各种灾害性的浮尘事件中起主要作用。

  B.在工厂遍布的今天,大粒子由人工过程产生,并且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反作用。

  C.大粒子可借自己与可见光的波长尺寸接近的条件,非常有效地散射可见太阳光。

  D.大粒子如果在大气中大量悬浮,地球就可能会“吃不饱”能量,最终气候变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按大小可以分为三类,其中,艾肯特粒子和巨粒子也会在空气中漫游,并对天气产生一定影响。

  B.气象学上“霾”的效果,就是一个地区被空气中一层烟雾似的浮粒遮盖,而使景物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能见度降低。

  C.工业尚未发达以前,空气中的浮粒还不足以形成“霾”的现象,但今天的大都市地区,通常有大量浮粒,市容变丑。

  D.太阳的可见光几乎是地球上气候变化过程以及各种生物生命活动中唯一的总能源,它与生物生存的关系极其密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观点认为,主要由大粒子组成的气溶胶曾遍布全球,千年不散,最终使侏罗纪恐龙连同大量草食动物饿死而灭绝。

    B.人们担忧核战争会给全球带来“核子冬天”,一旦出现“核子冬天”,地球上可能会阴霾遍布,酷寒难消,五谷不生。

    C.浮粒的存在是形成水滴或冰晶的先决条件,大气中有了浮粒,才有可能形成水汽凝结的美丽的白云,才谈得上有降水。

    D.浮粒形成的凝结核或冰核太多时,会形成更多的小水滴或冰晶,而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水分促其长大,也不能形成降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韵文言文,完成4-7题。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以明经絜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也!”遂去官。

    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已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于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

    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天子报曰:“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亲近生,几参国政。今来得久闻生之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后月余,以禹为长信少府。会御史大夫陈万年卒,禹代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

    自禹在位,数言得失,书数十上。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今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又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太半,以宽繇役。又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宜免为庶人廪食,令代关东戍卒。

    天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自此始。又罢上林宫馆希幸御者,减诸侯王庙卫卒省其半。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选毁之礼,皆未施行。

    为御史大夫数月卒,天子赐钱百万,以其子为郎,官至末郡都尉。

    (删节自《汉书·贡禹传》)

    [注]①赋算:人口税。汉制,自十五岁起,至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出钱一百二十钱。②口钱:人口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年岁不登    登:五谷成熟。

    B.意岂有所恨与    恨:遗憾

    C.以宽繇役    宽:放宽。

    D.税良民以给之    税:赋税。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贡禹耿直的一组是(3分)

    ①冠壹免,安复可冠也    ②数虚己问以政事

    ③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    ④今未得久闻生之奇论也

    ⑤宜免为庶人廪食    ⑥禹又奏欲罢郡国庙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贡禹为臣忠诚,心忧国事。他建议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赏他的忠诚并提拔了他。

    B.贡禹遵循经义,据守古道。元帝称赞他有伯夷的廉洁,有史鱼的刚直,认为他是当时世上少有的高尚贤良的人,值得亲近。

    c.贡禹年事虽高,仍被倚重。元帝拒绝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为了挽留他,升任他做了长信少府、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

D.贡禹不屈世风,为民请命。他多次评论政事得失,曾经建议把赋算、口钱起征的年龄延后,但皇帝只延后了口钱起征的年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

    (2)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沭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8.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5分)

9.结合尾联,简要赏祈“嫌”字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如果两题均答,则按第三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曼希沃在踮着足尖走进来、撞见孩子坐在太高的键盘前面的那天,忽然心中一亮:  “哦,神童!怎么早先没想到呢?这不是家庭的运气吗!他将来可以带着我周游德国,也许还能到国外去。那不是又愉快又高尚的生活吗?”

    一吃晚饭,曼希沃就马上把孩子赶到钢琴前面,要他把白天的功课复习三遍,直到他眼睛累得要阖拢来的时候,从此竟是每天如此。克利斯朵夫很快就厌倦了,后来竟闷得慌了:他连去看看亲爱的河的时间都没有了。他的骄傲与自由都受了伤害,他愤慨极了,他决意不是从此不弄音乐,便是尽量的弹得坏,使父亲灰心。这让他自已也不大好受,可是他的自由独立非托救不可。

    从下一课起,他就实行他的计划。他一心一意地把音弹错,把装饰音弄成一团糟。曼希沃叫着喊着,继之以怒吼,戒尺也像雨点一般落下来。克利斯朵走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忍着痛苦照旧乱弹。曼希沃和他一样固执,发誓哪怕两天两晚的拼下去,也决不放过一个音,直到儿子弹准为止。

    “爸爸,我不愿意再弹了。”他鼓足勇气说。

    曼希沃气得不能呼吸了。

    “怎么!怎么!”他喊道。

    “我不愿意再弹,因为我不愿意挨打,”克利斯朵夫大哭大叫地说,“而且,我不喜欢音乐!”

    克利斯朵夫给赶到了楼梯上,又脏又暗、踏级都给虫蛀了的楼梯上。天窗的破玻璃中吹进一阵风,墙上湿漉辘地全是潮气。他一边哭一边照旧望着周围的东西,不久他站起来,窗子在吸引他,莱茵河在屋下奔流。在孩子心目中,河仿佛是个有生命的东西,是个不可思议的生物,但比他所见到的一切都强得多!什么也拦不住它,不分昼夜,也不问屋里的人是悲是喜,它总是那么流着,那样的恬然自得。要能象它一样的穿过草原,拂着柳枝,在细小晶莹的石于与砂块上面流过,无愁无虑,自由自在,那才快活咧!

    孩子全神贯注地瞧着,听着,仿佛自己跟着河一起去了……他闭上眼睛,波涛汹涌,急促的节奏又轻快又热烈地往前冲刺。而多少首乐又跟着那些节奏冒上来,象葡萄藤沿着树干扶摇直上:其中有钢琴上清脆的琶音,有凄凉哀怨的提琴,也有缠绵婉转的长苗……那些风景隐灭了。河流也隐灭了。只有一片柔和的、暮霭苍茫的气氛在那里浮动。克利斯朵夫感动得心都颤抖了,凡是可怕可悲的事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场轻飘的梦,一阕清朗的音乐,在阳光中浮动,好似室女座中的众星在夏季的天空闪烁。

    然后,什么都隐灭了,一切形象都化掉了……一片汪洋,一线水波在天边颤动,——那是大海。河向着海流去,海也向着河奔来,终于河流入海,不见了……音乐在那里回旋打转,舞曲的美妙的节奏疯狂似的来回摆动。自由的心灵神游太空,有如被空气陶醉的飞燕,尖声呼叫着翱翔天际……欢乐啊!欢乐啊!什么都没有了!哦!那才是无穷的幸福!

    时间流逝,黄昏隶了,楼梯那边已经黑了。——小克利斯朵夫老是伏在窗洞边上,抹得乌七八糟的苍白的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他睡熟了。

    他不得不让步了。虽然英勇的抵抗极其顽强,终究给戒尺制服了,每天大部分时间他必须坐在这架刑具前面。

    他自以为对音乐恨透了,但他拼命用功,那可不是单单为了怕父亲的缘故。祖父有过几句话给了他深刻的印象。老人看见小孙子哭,就郑重其事地和他说,为着人间最美最高尚的艺术,为着安慰苍生,为人类增光的艺术而吃些苦是值得的。克利斯朵夫一方面因为祖父把他当作大人看待而非常感激,一方面因为那些话跟他高傲的精神非常投合而是为感动。

    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音乐所引起的某些情绪深深地印在心头,使他不由自主地留恋音乐,把一生奉献给这个他自以为深恶痛绝、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

    (节选自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小克利斯朵夫热爱音乐——反抗弹琴——决定把一生献给音乐的情节,再现了他走上音乐之路的经历,引人深思。

    B.曼希沃把贪恋玩耍的小克利斯朵夫闷在屋子里练琴,这使钢琴成了小克利斯朵夫的刑具,也使他开始在自由与音乐间挣扎。

    c.“尽量弹得坏”“一心一意地把音弹错”,就是因为小克利斯朵夫连看看河的时间都没有了,从而对练琴感到厌倦和烦闷。

    D.黄昏时小克利斯朵夫“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说明他看清并真正踏上了自己的音乐之路,这一细节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E.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样,既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又有联想与想象,使富有音乐天赋的小克利斯朵夫的形象跃然纸上。

  (2)小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约翰·克利斯朵又决定把生奉献给“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请概述他反抗“无效”的原因。(6分)

  (4)有人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能够取得音乐成就应该感谢父亲曼希沃,也有人说一个音乐天才几乎毁在父亲曼希沃的手里。请选择其中一种看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

    ①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②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并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③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南社”,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对饶宗颐来说,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到了18岁,他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2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年,65岁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到了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三重证据法”扩展为“五重证据法”。“五重证据法”,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⑥进入新世纪,年逾90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并没有停止他探索的脚步。2006年,饶先生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饶宗颐先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大西北风景的绰约风姿,犀利地指出: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即董其昌所创的山水画“南北宗”论,并不能涵盖包括大西北在内的中国山水的风景世界。饶先生通过旷远、窍远、荒远“新三远”的艺术理论,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饶先生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逆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

    ⑦2011年,饶宗颐被授予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饶先生在获奖致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向以来,不论在学书还是艺术的追求上,我都坚持着三点,连就是"求真’"求是’及"求正’。这三点,对于一个做学问或是做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正是这样的学问、人格、胸襟、气魄,共同铸就了饶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及横贯这些成就背后的中国视野。

    (删改自《光明日报》)

    【注】鸯远:(距离)遥远。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以时间与相关事件为线,记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饶宗颐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的生命历程。

    B.文章首尾两处引用饶宗颐先生自已的话,既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传主的内心世界。

    C.饶宗颐在青年时期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使他为华夏文明做出了贡献。

    D.饶宗颐认为,研究复文化要尽量以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为主要依据,还要深入考察,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

    E.对中国传统文化,饶宗颐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却能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这充分表现出他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2)阅读第③-⑤段,概括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6分)

  (3)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饶宗颐能“独步中华,独树一帜”,与他“推陈出新”和“涉猎广泛”两方面有关,请结合第⑥段内容,就对其中一方面的理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有欠缺,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诸多不足,加之要偿还基础教育的欠债,因此难免左支右绌。

    B.目前,中国排协正紧锣密鼓地选拔中国女排主教练,呼声最高的郎平,对是否参加女排主教练选拔一事讳莫如深。

    c.当中产阶级以暴力应对房产跌价、文人以暴力对待观点分歧时,要求小贩和城管相敬如宾,就显得有点儿幼稚了。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古人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年,许多国际品牌成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追捧的对象,可面对纠纷时采取的“双重标准”与“傲慢底气”让消费者很受伤。

    B.解禁不能只算“环保账”,“经济账”更要算,在解决降解技术难题和建立完整回收体系之前,解禁会让“白色污染”更严重。

    C.食品安全、国五条等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它们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两会的意义在于解决民生问题。

  D.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主要有两种办法,即高压静电除尘和通过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但两种办法都不能完全清除甲醛。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朴学又称考据学。清代朴学的兴起,首先与清代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密切,    ,    ,    ;    ,    ,    ,这种学术上的争论最终促进了朴学的繁荣。

    ①清代人认为宋明理学空谈义理,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丢掉了

    ②文化高度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图书典籍的极大丰富

    ③要想真正把握孔孟的精神,只有回到儒家原典中去寻找依据

    ④这直接带来了清代图书事业的繁荣

    ⑤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反对,也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⑥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专注于校勘,辨伪工作,从事文字训诂的学者越来越多

    A.②④⑥⑤①③  B.②④⑥⑤③①   C.⑤①③④②⑥    D.⑤③①④②⑥

16.依据下面材料,从“国家”角度,给“收税”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5分)

    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它是纳税人遵照国家相关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自己合法、真实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的一种行为。

17.仿照下面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长春,就像一首优美动人的诗,净月潭无疑是诗中最美的一句。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兴冲冲地向老师讲述自己的经历:“最近,我遇见一位睿智的老人,他能看清未来,还把这绝学传授给了我。先生,您也懂这个吗?”

    先生说:“每个人都懂啊,真正困难的学问不是这个。”

    年轻人不解:“还有比看清未来更高深的学问?”

    先生说:“飞翔的鸟儿,葱郁的树林,这些都是张目即见,我要教给我弟子的,不是让他们看清未来,而是看清身边鲜活的现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等值诊断联合考试

2013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论述类文本中特定的含义。

【答案解析】以偏概全,“大粒子由人工过程产生”错误。

   【参考答案】(3分)B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答案解析】与原文矛盾。原文“霾的发生多半只和天气过程有关”包含了“"霾’

即使在工业尚未发达时也会发生”的意思。

【参考答案】(3分)C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案解析】偷换概念和信息错位。“主要由大粒子组成的气溶胶曾遍布全球,

千年不散”错误。

【参考答案】(3分)A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答案解析】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税:征收赋税。

【参考答案】(3分)D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②④没有直接表明贡禹的耿直。

【参考答案】(3分)B

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案解析】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本题中并不是因为挽留他才升任他为御史大夫。

【参考答案】(3分)C

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答案解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参考答案】(1)(后来贡禹)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县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举”、“为……所……”两处被动,各1分,“谢”1分,译出大意2分)

            (2)我八十一岁了,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准了,不能再(对国家对朝廷)有所贡献了,(我就是)所说的有损朝廷形象的人了!(“有”、“聪明”、“补益”,各1分,译出大意2分)

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来揣测诗人的情感,另外要通过注释了解写作背景,达到对诗人思想感情的全面理解。

【参考答案】同情与忧虑百姓疾苦,病中感伤,客中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

无奈。(5分,每点1分)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能力,重点是炼字的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把关键词放入具体语言环境中,关注“嫌”字及相关语句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同时要写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尾联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2分),“嫌”字把

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孤灯”不嫌弃诗人的情态(2分),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2分)。

10.【参考答案】(6分)

(1)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2)赢得仓皇北顾    烽火扬州路

(3)云归而岩穴暝    山间之朝暮也

11.(1)【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答案解析】B项“贪恋玩耍”不对,小约翰克利斯朵夫向往自由,热爱大自然并能从中感悟音乐之美;同时,“在自由与音乐间挣扎”不准确。D项“说明他看清并真正踏上了自己的音乐之路”错误。C项小克利斯朵夫这样做主要是让父亲灰心和向往自由。

【参考答案】(5分)A项3分,E项2分,C项1分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对文本进行分层次阅读,并筛选信息。

【参考答案】(6分)

热爱音乐,有音乐天赋,富有想象力。

‚倔强,有反抗精神。

ƒ向往、追求自由。

分析略。(每点2分,概括与分析各1分。)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叙事写法的分析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需要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思考,对文本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6分)

父亲的严厉责打。父亲的戒尺制服了小克利斯朵夫,在固执的父亲面前,他屈服了。

‚祖父的鼓励。祖父的话切合他高傲的精神,使他大为感动。

ƒ内心对音乐的热爱。音乐所引起的某些绪深深地印在小克利斯朵夫的心头,他不由自主地留恋音乐,继续他的音乐之路。

(4)【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综合阅读与探究的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此题,要紧紧围绕小说全文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作答。观点明确2分,

论据充分,言之有理,要点清晰,6分。

【参考答案】(8分)

观点一:小克利斯朵夫应该感谢父亲。(2分)

理由:从情节上看,父亲发现小克利斯朵夫有音乐天赋,严厉要求他

坚持练习钢琴,在他感到厌倦时,父亲的固执是他继续音乐之路的一个重要原因。(2分)

‚从人物上看,性格固执的父亲,对小孩子自由个性的约束,为小克利斯朵夫的音乐演奏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ƒ从主题上看,写小克利斯朵夫的成长主要是表达对父亲这一形象的赞美。(2分)

观点二:父亲几乎扼杀了小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天赋。(2分)

理由:从情节上看,父亲只是通过硬性的规定和要求刻板地训练儿子,这些做法使小克利斯朵夫几乎放弃了音乐。

‚从人物上看,父亲的固执、严厉甚至粗暴和对音乐理解的平庸,使小约翰克利斯朵夫对弹琴产生了厌恶。

ƒ从主题上看,小说通过小克利斯朵夫走上音乐之路的过程,表现了他的音乐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

12.(1)【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答案解析】A项“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程度重;D项

            “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说法不完全正确;E项“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错误。

   【参考答案】(5分) B(3分)、 C(2分)、 A (1分)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主事迹的概括理解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原文找到题干涉及的信息区域,然后分析概括出传主的相关事迹。每点2分。

【参考答案】(6分)

①18岁完成了父亲的遗作《潮州艺文志》,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的各地方志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29岁写下《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

③提出“三重证据法”,最终扩充为“五重证据法”,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作用的理解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需要从行文结构与文段作用两方面入手。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6分)  

①从绘画等学术角度评价饶宗颐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②为下文对饶宗颐取得成就的叙述作了铺垫。

③照应题目,表达了对饶宗颐的高度赞扬之情。(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思想的理解、探究能力。

【答案解析】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6分。

【参考答案】(8分)

观点一:“推陈出新”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①饶宗颐针对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指出传统“三远”的不足,并提出了新“三远”的艺术理论;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

②只有推陈出新,保持独立精神,才能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取得成功。

观点二:“涉猎广泛”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①饶宗颐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的相关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

②只有涉猎广泛,视野广阔,才能在此基础上取得成功。

13.【参考答案】(3分)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

【答案解析】A.“左支右绌”指应付了这一面,便应付不了那一面。B.使用范围错误,“紧锣密鼓”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C.用错对象,“相敬如宾”比喻夫妻相互尊敬。D.不合语境,“焚琴煮鹤”指糟蹋美好 事物。

14.【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语病的能力。

  【答案解析】A.成分残缺与搭配不当,后半句的主语应该是“公司”,“拿出”与“傲

慢底气”不搭配; B.语序不当,“经济账”应提前;D.结构混乱,净化原理主要有两种或者净化主要有两种办法。

【参考答案】(3分)C

15.【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

【答案解析】结合材料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

【参考答案】(3分)A

16.【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筛选出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找准答题角度,并对信息进行概括分析。

   【参考答案】(5分)收税是国家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以一定的比率,向纳税人征收其合法、真实收入的一部分的行为。

(定义格式正确2分,表述角度切当1分,信息完整、准确2分,超过50个字扣1分)

17.【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仿写和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

【答案解析】本题必须完全扣住语境来仿写,并注意所仿造句子的语言组织形式和内容意向两个方面,同时要运用相关的修辞。

【参考答案】(6分)

杭州,就像一幅风清云淡的画,西湖无疑是画中点睛的一笔。    

北京,就像一部隽永深沉的书,故宫无疑是书中闪光的一页。

18.(60分)

立意提示

(1)对未来的瞻望,是社会与个人前进的动力。

(2)莫要空想未来,要把握现在。

(3)未来与现在同等重要。

(4)离我们视线越近的事物,反而越会看不清晰。

(5)其它。

    参照2012年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做文章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文言文译文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以精通经义、品行端正而著称,被征召为博士,任凉州刺史,因病辞官。后来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贡禹说:“帽子一旦摘下,岂能再戴!”于是辞官而去。

     汉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贡禹为谏大夫,多次屈尊向他询问政事。当时,年成不好,农业歉收,各郡县封地处境困难,贡禹上奏说:“现今大夫僭越诸侯,诸侯僭越天子,天子超越天道的情况由来已久了。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这一切都指望陛下您了。”元帝很欣赏贡禹的忠诚,就下令,升任贡禹为光禄大夫。

     不久,贡禹上书说:“我八十一岁了,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准了,不能再对国家对朝廷有所贡献了,我就是所说的有损朝廷形象的人了。希望能辞去官职,返回故里,若能如愿,便死而无憾了。”元帝批示说:“朕因为先生有伯夷的廉洁,史鱼的刚直,遵循经义据守古道,不盲目屈从世风,孜孜不倦为民请命,是当今俗世少见的高尚贤良的人,因而亲近先生,希望先生参与国政。如今还没来得及多听听先生的惊世之论,先生却说要隐退,难道是先生有什么遗憾不顺心的事吗?”此后一个多月,任贡禹为长信少府。正赶上御史大夫陈万年去世,贡禹便接替他担任御史大夫,列于三公之位。

     自贡禹在朝为官后,多次评论政事得失,上书数十次。贡禹认为,古时人民没有赋算口钱的负担,从汉武帝征伐周边少数民族起,开始向老百姓征收重赋,百姓生养儿子长到三岁,便要开始交纳口钱,因此百姓十分困苦,以至于出现生下儿子便杀死的现象,实在是很悲惨可怜。应当规定小孩七岁换牙以后再交口钱,年满二十岁再开始交纳赋算。贡禹又建议说各处行宫别馆以及长乐宫的戍卫人员可以削减一大半,以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再有各官府的奴婢总共有十多万人,他们终日游戏玩耍,无所事事,还要靠征收百姓的赋税来供给他们衣食,每年费用达五六万之多,应当将他们免去奴婢身份成为庶人,给他们吃的,让他们代替关东戍卒。

     皇帝下诏,命令百姓生孩子七岁后再开始交纳口钱,这个规定从此开始。又停用了上林宫馆中那些皇帝很少临幸的处所,将各诸侯王庙的卫兵减少一半。其他方面元帝虽没有完全听从贡禹的建议,但很赞赏他的质朴耿直之心。贡禹又上疏,要求罢除郡国的宗庙,制定汉家宗庙亲尽则毁的礼制,都未能实行。

     贡禹任御史大夫几个月后去世,元帝赐钱百万,任其子为郎,官至东郡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