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练习题(附答案)

教学目标: 

⒈理解新颖独到的设计理念和超越传统的设计行为; 
⒉把握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 
⒊学习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和严谨准确的科学阐述; 
⒋领悟丰富的人文、艺术内涵以及生动的文化气息。 


教学重点: 

把握文本说明的逻辑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理念。 


教学方法: 
 
⒈以引导和点拨为主要教法,引入思考与评价; 
⒉以欣赏和探讨为主要学法,展开讨论与交流。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预习: 

⒈读音辨析: 

歧(    )江    淤(    )泥    栈(    )桥    栖(    )居     
茭(    )白苦苡(    )    卓(    )有成效    厄(    )运 
沉淀(    )    掺杂(    )氛(    )围    船坞(    ) 
抽屉(    )    琥珀(    )    烟囱(    )袒露(    ) 
渲(    )染     

⒉字形: 

裸露    繁衍    沧桑    稍纵即逝    脚踵     
熟视无睹    提炼    障碍    斑驳 

⒊词意辨析与理解: 

⑴淹没  湮没 
    淹没:指大水漫过或被其他有形事物盖过。 
    堙没:指埋没,多指抽象事物。 
⑵中止  终止 
    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 
    终止:指结束。 
⑶震动  振动 
    震动:指颤动,使颤动,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多指一次。也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内心不能平静。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钟摆的动作就是振动。 
⑷内涵  内含 
    内涵:人的内在涵养。语言所包含的内容。 
    内含:其中含有、包含(往往是具体的)。 
⑸障碍  阻碍 
    障碍:名词,阻碍通行的东西。 
    阻碍:动词,阻挡,使不能顺利前进或发展。 
⑹繁衍:生物品种数量逐渐增加扩大。 
⑺可歌可泣:形容行为英勇,事迹悲壮,使人非常感动。 
⑻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表示虽有缺点,但还可以原谅。非,指责。 
⑼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⒈作者简介: 

俞孔坚,浙江金华人,1963年生。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1993—1995年任哈佛大学教员,1995—1997年任美国SWA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首席设计师。 
俞孔坚在哈佛大学,美国SWA景观与城市设计集团从事景观与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多年。1997年回国后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和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主持完成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都江堰广场、中山歧江公园、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等众多项目。他倡导“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坚持走设计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在主持设计项目的同时,领导“土人景观”和北京大学研究群体,开展前沿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国际上提出中国人的理想景观模式和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8部,译著4部。著有《生物与文化基因上的图式》《理想景观探源》等。设计作品先后获十多项国际和全国性奖,并获中国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中国科协、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颁发的多项荣誉奖。被聘为建设部城市规划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杭州市、青海省、山东省、温州市、大连市等十多个省市政府的高级城市建设顾问。 

⒉作者的话: 

在我看来,无所谓建筑风格,只要你能适应这块土地,能亲近这块土地,就是好的建筑,好的人居模式。   ——俞孔坚 
一片林荫,一条河流,一块绿地,无不潜藏着无穷的诗意,保住这份诗意,它一定会让人获得身心再生之感。  ——俞孔坚 


二、题目与背景: 

⒈足下文化,就是关注平常人的事,关注他们的感情、他们的需要;野草之美,就是善待脚下的自然,乡土的自然 。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就是要实践新的社会和土地的伦理,这种新伦理体现在尊重平常与平民,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诚如俞孔坚先生所说:“一个成熟的民族,懂得审美的民族,最能知道珍惜平常的美,尊重普通人,尊重普通的乡土物种,这便是尊重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真实内涵。做到了这一点,离和谐社会要求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就不远了。” 

⒉歧江公园是广东中山市的一座公园,与其他城市公园的不同之处是,它是由一座破旧的造船厂改造而成的。景观设计师俞孔坚作为这座公园的主要设计者,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 
歧江公园就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次大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获得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奖。 


三、文本研习: 

⒈《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按什么样的步骤来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的 ? 
明确: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按设计师对几个问题的思考来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的,这个问题分别是如何理解“场地”、“文化与传统”、“自然”、“设计”。文章的结构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安排的。 

⒉文中“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明确:“足下的文化”按作者的解释就是:“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野草之美”就是:“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在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在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之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 

⒊本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设计理念?你最欣赏设计师对公园哪一部分的设计?说说你的理由。 
答:歧江公园体现了设计师富于个性与创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师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和因为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设计师追求时间之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的思想。它的设计形式与思路和中国传统的园林或西方古典景观设计很不相同,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特别是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的手法,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设计师注意保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注意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所以,他没有把原先造船厂完全推倒,而是通过设计对它进行艺术性的保留,使之成为人们文化记忆的坐标,在公园植被绿化上,设计师注意使用当地的乡土植物,用意也是很深的,这些都使歧江公园具有个性化的美。 

⒋《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说明,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理解场地、理解文化与传统、理解自然、理解设计、几点遗憾。文中五个部分的关系怎样? 
明确:五部分之间互相照应,互为补充,在层层阐发中清晰地表现出超越传统的思想和行动。 


四、探究学习: 

观察你身边的景观,选择一两个向他人介绍说明这一景观的特征,同时做出你自己的评价,并给与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建筑的阅读(节选) 

张抗抗 

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批”建筑物,便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发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或是类似的规律,即便我们还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 
    建筑与文学的构思—— 
    
    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和完美构思。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瞬间所涌现的建筑的构思,便正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的价值。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我理解大意在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要说出“这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即使是现代主义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仍然无法将“意味”完全分解。区别只是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意味能指。 
    建筑与文学的想象—— 
    
    建筑师与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与右眼,眺望遥远的澳洲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灿烂的鸿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精神之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的闪现,均被“想象”的翅膀所牵引所蛊惑,“想象”应是灵感之母。 
    建筑与文学的语言—— 
    
    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地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的定义,那么建筑的语言究竟是什么?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征着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使用了全部的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于语言。词汇必须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同时使用钢铁作为“词汇”,但却会产生一千种不同的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钢筋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在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用铁塔说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200年后,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的典范。 
    
    黄土作为词汇时,黄土即黄土。黄土中砌出了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青砖筑成的长城,长城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青砖砌成炮台,炮台表达着顽强。然而建筑的语言终归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别是什么?(每个方面的表述不超过20字) 
答: 
 
⒉第3段中说 “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请说明这个比喻在文中的含义。 
答:。(不超过20字)。 

⒊回答下列问题。 
⑴本文认为“建筑语言”是什么? 
答: 
⑵文中“埃菲尔铁塔”语言的内涵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       
⑶文中“长城”语言的内涵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   
                                
⒋下列是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学家"批’建筑物”,是指文学家对建筑的批判,如《阿房宫赋》借描述建筑的宏丽来揭露秦皇的暴政。 
B.文中列举李白的诗句和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旨在阐明想象在文学和建筑中的魅力。 
C.窑洞以黄土为语言,向世人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 
D.“"想象’是灵感之母”,强调任何艺术的匠心都是想象的结晶,想象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E.本文论述了建筑与文学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的内容存在有机联系,引导读者像欣赏文学的美一样去欣赏建筑的美。 




答案及解析: 

⒈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别是:① 构思: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为内容服务,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② 想像:创造需要灵感,灵感来自想像;③ 语言:都要倾诉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对于这几个问题的认识要在文中去寻找答案,这实际上是对考生各段的大意的概括能力。) 

⒉① 建筑与文学有相当多的共同特点;② 想像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最重要的因素。(全文是将文学同建筑放在一起来谈的,而主要又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处,所以由此可知第一问的答案;而第二问中对“酶”这个词的理解就可以总结出答案来。) 

⒊① 超越了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② 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③ 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本题的几个答案可以从原文中找到,因为作者在每对一对象进行举例后,都有一些总结的话,而这些话,也就构成了答案。) 

⒋A、C。(A 项中“批”字理解有误,当为“鉴赏”意;C 项中“语言”有误,应当为“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