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瑞安2016届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稂(láng)莠 蝙(biān)蝠 札(zhá)记 一绺(liǔ)头发
B.掮(qián)客 桂冠(guàn) 入殓(liàn) 夹(jiā)道欢迎
C.绷(bēng)脸 分娩(miǎn) 烜(xuǎn)赫 不容置喙(huì)
D.绾(wǎn)结 娇嗔(chēn) 烘焙(péi) 闷(mēn)声不响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必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
B.由于垄断行业多数靠控制国家资源和公共服务获利,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政府背景和公共资源,他们因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待遇而倍受诟病。
C.除了丰富的景观资源,温州也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水诗发祥地”、“南戏故乡”美誉在前,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玉迭出。
D.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开发商拆除了。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忧关的时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清华大学一学生说:“我每天坚持7点进自习室,从来没在任意一节课堂上睡过觉,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
B.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会被发现,被发掘出来。
C.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飓风所过之处,房屋桥梁几乎毁坏殆尽,一片狼藉。
D.这套新出版的“走向诺贝尔”文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洋洋大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针对争议海域内中国执法船和护渔船遭到他国舰船的无理跟踪、骚扰甚至恶意阻挠,军地进行了海上联合维权演习。
C.《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了当下最流行的词汇,“潮”味十足,加之电视网络宣传造势猛烈,刚一上架就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
D.杭州地铁1号线贯通余杭、萧山等地,经过客运中心、城站火车站等重要区域,并且连接火车东站,是未来沪杭、杭宁、杭甬等多条高铁汇集之处。
5.把下面六个句子,按照恰当的顺序填入文中横线处,前后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__, 。 , 。 , 。墨非此刻也成了观众,他高举双手,为17岁的小将喝彩。这场景,几乎和1986年亨得利完成克鲁斯堡首秀时如出一辙。
①掌声稀稀落落 ②气氛才开始沸腾 ③几乎快瘫倒在台上 ④墨菲打进最后的粉球
⑤等到卢卡面带微笑走上前来握手时 ⑥全场观众似乎还没从紧张的气氛中回过神来
A.④③①⑥⑤② B.④③⑥①⑤② C.④③⑤②⑥① D.④③⑥⑤①②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不超过20个字。(4分)
有一只麻雀,立志要高飞,天天练高飞的本领。后来,它终于如愿以偿,甚至能像雄鹰一样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其他麻雀非常羡慕它,纷纷向它请教。这只麻雀也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因此,努力增加飞行的高度。
在一次高飞时,它突然发现头顶有一只雄鹰,当然,雄鹰也发现了它。它吓坏了,它记得老麻雀告诉过自己,遇见雄鹰要么钻到屋檐下,要么躲进草丛里。可是,它离屋檐和草丛都太远太远了!它匆忙逃窜,可是它哪里是雄鹰的对手,于是就成了雄鹰的美餐。
答:
7.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奇妙的词语“倒错”现象,它以调整词语内部相对稳定的结构为依托,通过改变词语原来的顺序,使词语在组合上出新出奇,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请根据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个成语或熟语进行正反阐释。(4分)
示例:大智若愚(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好像很愚笨)——大愚若智(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其实很笨)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挂枝儿,是明清时代的流行歌曲。它的全盛时代在明清,可它的历史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后人考证为渔娘曲的“吴蔡讴”,大约就是吴歌的原生状态。它虽然发于吴地的水上人家,可从陆机的《吴趋行》和谢灵运的《会吟行》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称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它不仅以清丽委婉的吴音引人入胜,还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
同其他民族一样,汉族原本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唐代的踏歌,能在长安街上连唱带跳三天不息,这在白居易的诗中有很生动的描写。这种情况到宋代发生了改变。宋时,汉唐社会张扬的时代个性逐渐消失,人们从喜好劲歌狂舞而变得只能浅吟低唱。这种改变首先是因为理学兴起之后,崇天理、灭人欲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钳制。与此同时,宗族规章制度的完备,对人们的行为又加强了约束。另外,戏曲的兴起,艺术形式的更新,人们兴趣的转移,对此也不无影响。不过,醉心歌舞的盛况虽然有所改变,但作为人们宣泄情感的音乐,其蓬勃的生命力,仍在民间积蓄、流传。在江南一带,就孕育出许多艺术精品。众所周知,名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就从这里发源。享誉世界的十大金曲,有两首在中国,这就是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这两首金曲都产生在江南,它们在江南真是家弦户诵。
吴歌大多为情歌。万历时期的挂枝儿,百分之九十的作品是倾诉私情的,其中尤以表达女性的情爱为最,表现出女性挣脱枷锁的强烈冲动。明朝是提倡妇女守节最严酷的时代,然而就在这禁锢最严的时期,从吴歌中迸发出女性要求自主择偶的别样声浪。这些女性不畏众议,不为利诱,敢于走出家门,出了事自己承担。在吴歌里,被封建礼教长期压抑的人性,终于喷薄而出。就连深锁寺院的尼姑、高龄的老妇,这些被禁锢最深的人群,都敢于冒人言之大不韪,为争取爱情亡命献身,这与正史宣扬的节烈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吴歌的形式传播于乡间里巷,为妇孺童叟津津乐道。这说明民间社会并不都受统治阶级意识的控制,理学家灭人欲的思想在这里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情喻事,是明清之际的时尚,吴歌中的一些情歌亦是如此。它们以情为由头,或抨击时政,或把官府作为嘲弄的对象。万历王朝的首辅沈一贯曾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扺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这种民间的异端言行,是对封建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的抵制和消解。
(摘编自刘志琴的《吴歌与人文启蒙——重识江南小调》)
8.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歌产生的时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它流传到明清时进入全盛期,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
B.“吴蔡讴”清丽委婉,听起引人入胜,于是,它在魏晋南北朝时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一种社交礼仪。
C.理学对人们思想的钳制和完备的宗族规章制度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汉唐张扬的时代个性在宋代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
D.产生于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不仅在当地家弦户诵,即使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于吴地水上人家的渔娘曲“吴蔡讴”,一旦被改编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应该就不再具有原生吴歌的特点了。
B.汉族本同其他民族一样能歌善舞,但从宋代开始,人们不能再像以前劲歌狂舞了,汉族的歌舞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C.明代那些以大胆追求爱情为内容的吴歌被传播于乡间里巷并受到热烈欢迎,这说明民间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并不完全相同。
D.明清之际那些以情喻世的吴歌,作为不同于统治阶层的异端言行,对封建统治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必然会构成一些威胁。
10.联系文本,谈谈吴歌的思想文化价值。(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大师的由来
[法]安·莫洛亚
画家比埃·杜什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了。这时,小说家保尔·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一位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现在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没成名的,不走运的,成千累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比埃·杜什,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样啦,开创一个画派啦……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的波兰女子,她那深紫色的眼睛使比埃·杜什赞赏不已。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她坐下把腿搁在长沙发上,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娇嗔地一笑:
“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蛮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婉转的,娇媚的,然后,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比埃·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的……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受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说道:
“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涅夫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俊彦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肖像分解画派。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画家,出于无知,都致力于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这真是愚不可及!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几只蟋蟀。实业家的肖像,就用河边的树、街上的人流来表现。比埃·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是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也没有,”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吹捧吧……”
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一片赞叹声中胜利结束。
美丽的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珠圆玉润,香气袭人,跟着她的新名人,寸步不离。
美丽的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珠圆玉润,香气袭人,跟着她的新名人,寸步不离。
“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一停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
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高采烈,把手往袋里一插:
……
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高采烈,把手往袋里一插:
“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骗了!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制不住地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你这蠢货!”
“蠢货?!”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深意……”
小说家愣住了。
小说家愣住了。
“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劝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你能说说它们的深意在哪吗?!”
“难道你,”比埃·杜什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答道,“ 。”
11.说出加点词语在小说中的意思。(4分)
①“蛮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
②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①
②
12.赏析文中画线句。(4分)
13.概括画家的形象。(4分)
14.先在结尾补写一个句子,再说明补写的理由。(4分)
补写:
理由:
15.请对画家的“成功”写出你的两点评价。(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予初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①,峭如苍松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词章云乎哉!后世太师职废②,于是夸毗戚施之徒③,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而风刺少。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今天下不闻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惛惛怓怓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⑤,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⑥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匠石也,故为序其端焉。
【注解】①武库:储藏武器的仓库。此喻其诗歌之富于才识,于各体制无所不能。②太师职废:指停止采诗。③夸毗:谄媚,卑屈。意谓或以大言夸之,或以谀言阿附之。戚施:驼背,腰直不起的人,以喻谄谀献媚之人。④惛惛怓怓:喧扰争吵。⑤诋訾(zī):诽谤非议。⑥梧,梧桐。槚,即楸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 过:过分
B.峭如苍松之栖县崖 县:同“悬”
C.悉以诗将其谀 将:助长
D.于是诽谤之狱兴焉 狱:监狱
1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不赂者以赂者丧
C.莫不有裨于世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出了杭州诗坛一个怪现象:照玄上人之诗情辞并茂,“忧世感时”之情常溢于言表,却受到杭州人的冷落,而不为人知。
B.作者认为诗歌从宋代开始溢美多,讽谏少,形成了吟风弄月、取媚达官贵人,更相朋附、不问诗歌好坏的诗风。
C.作者把诗序的写作与对当时诗坛的尖锐批评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自然激发了读者要读一读本诗集的兴趣。
D.全篇行文流畅,夹叙夹议,引人入胜,在针砭时下诗风格调低下的同时,赞颂了照玄上人高尚的诗品,同时也凸现出照玄上人卓荦不群、刚正不阿的人品和节操。
1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3分)
呜 呼 有 伯乐 而 后 识 马 有 匠 石 而 后 识 梧 槚 自 古 以 及 于 今 伯 乐 几 人 匠 石 几 人耶 抱奇 材 而 不 遇 以 泯 死 者 不 少矣。
20.把文言文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3分)
⑵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21.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3分)
22.对尾联中诗人表现出来的心态,有人认为是焦急,有人认为是平和。你认为是哪一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三)经典文化名著赏析(6分)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23.上述材料可能选自下列哪部著作(3分)
A.《墨子》 B.《庄子》 C.《论语》 D.《韩非子》
24.上述材料对“仁义礼信”等品质持何态度,试作分析。(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2)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王勃《滕王阁序》)
(4) ,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5)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杜甫《旅夜书怀》)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 ——苏格拉底
(2)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 ——卡托
(3)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新浪微博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11.说出加点词语在小说中的意思。(4分)
①“蛮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
②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①
②
12.赏析文中画线句。(4分)
13.概括画家的形象。(4分)
14.先在结尾补写一个句子,再说明补写的理由。(4分)
补写:
理由:
15.请对画家的“成功”写出你的两点评价。(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照玄上人诗集序
刘基
予初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①,峭如苍松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词章云乎哉!后世太师职废②,于是夸毗戚施之徒③,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而风刺少。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今天下不闻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惛惛怓怓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⑤,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⑥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匠石也,故为序其端焉。
【注解】①武库:储藏武器的仓库。此喻其诗歌之富于才识,于各体制无所不能。②太师职废:指停止采诗。③夸毗:谄媚,卑屈。意谓或以大言夸之,或以谀言阿附之。戚施:驼背,腰直不起的人,以喻谄谀献媚之人。④惛惛怓怓:喧扰争吵。⑤诋訾(zī):诽谤非议。⑥梧,梧桐。槚,即楸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 过:过分
B.峭如苍松之栖县崖 县:同“悬”
C.悉以诗将其谀 将:助长
D.于是诽谤之狱兴焉 狱:监狱
1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不赂者以赂者丧
C.莫不有裨于世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出了杭州诗坛一个怪现象:照玄上人之诗情辞并茂,“忧世感时”之情常溢于言表,却受到杭州人的冷落,而不为人知。
B.作者认为诗歌从宋代开始溢美多,讽谏少,形成了吟风弄月、取媚达官贵人,更相朋附、不问诗歌好坏的诗风。
C.作者把诗序的写作与对当时诗坛的尖锐批评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自然激发了读者要读一读本诗集的兴趣。
D.全篇行文流畅,夹叙夹议,引人入胜,在针砭时下诗风格调低下的同时,赞颂了照玄上人高尚的诗品,同时也凸现出照玄上人卓荦不群、刚正不阿的人品和节操。
1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3分)
呜 呼 有 伯乐 而 后 识 马 有 匠 石 而 后 识 梧 槚 自 古 以 及 于 今 伯 乐 几 人 匠 石 几 人耶 抱奇 材 而 不 遇 以 泯 死 者 不 少矣。
20.把文言文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3分)
⑵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21.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3分)
22.对尾联中诗人表现出来的心态,有人认为是焦急,有人认为是平和。你认为是哪一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三)经典文化名著赏析(6分)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23.上述材料可能选自下列哪部著作(3分)
A.《墨子》 B.《庄子》 C.《论语》 D.《韩非子》
24.上述材料对“仁义礼信”等品质持何态度,试作分析。(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2)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王勃《滕王阁序》)
(4) ,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5)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杜甫《旅夜书怀》)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 ——苏格拉底
(2)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 ——卡托
(3)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新浪微博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瑞安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1.A(B.桂冠guān C.绷běng脸 D.烘焙bèi)
2.C(A.主旋律 B.备受诟病 D. 生死攸关)
3.D(A.任意:指没有任何条件的;不受拘束、限制,爱怎样就怎样。此处应用“任何”。 B.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坚强或正直的人经得住考验。 C.殆尽:几乎没有剩下。与前文“几乎”重复。D.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4.C(A.句式杂糅。应为“有……危险”或“会遭到破坏”。 B.成分残缺。“针对……的现象”。D.主宾搭配不当。“地铁1号线”不是“汇集之处”。)
5.B
6.参考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高度,才是最好的高度。(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和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题思路:概括寓意,要抓住故事中的关键词“高度”,并结合故事的对象进行分析。雄鹰飞得高是为了更好地寻找食物,麻雀飞得低是因为低处有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
7.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4分,写出正或反各给2分)示例: ①度日如年(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因焦急或困苦而日子难熬)——度年如日(过一年像过一天那样短。形容日子过得好)
②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面像是金玉,里面却尽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里头一团糟)——败絮其外,金玉其中(外面像是破棉絮,里面却是金玉。比喻外面很糟糕,里面却很华美)
③指哪儿打哪儿(百发百中,每次都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打哪儿指哪儿(比喻做事盲目,没有把握)
④名师出高徒(水平高的师傅一定能培养出水平高的徒弟)——高徒出名师(教学相长,高明的徒弟会促使师傅提高自身水平,成为名师)
8.B(在原文中,“清丽委婉的"吴蔡讴’听起引人入胜”并不是导致“它在魏晋南北朝时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一种社交礼仪”的条件或原因。)
9.A(由原文“后人考证为渔娘曲的"吴蔡讴’,大约就是吴歌的原生状态”可知,吴蔡讴“不再具有原生民歌的特点”的说法错误。)
10.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哺育了明清之际的异端思潮;显示了人文意识的觉醒。(答出两点得3分)
11.①差劲(或“老土”等相近意思的词语);②胡乱(或“随便”或“像这样”或“按我的意思”等意思相近的短语)地画。
[评分标准]共4分。较准确答出一处意思,得2分。
12.【示例1】把“名贵”和“三岁孩童的杰作”作对比,突出涅夫斯卡夫人生活富足但艺术见识肤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浮躁功利、追求怪异的艺术氛围。
【示例2】作者用“名贵”、“杰作”等词语(或“反语”),有力地讽刺了涅夫斯卡夫人生活富足但艺术见识肤浅,同时也对当时社会浮躁功利、追求怪异的艺术氛围进行嘲讽。
【评分标准】4分。答出“对比”或“讽刺”或“反语”,得1分;答出“涅夫斯卡夫人艺术见识肤浅”的意思,得2分;答出“社会浮躁功利(或“追求怪异”)的艺术氛围”的意思,得1分。
13.成名之前他是勤奋、诚实、有才能但默默无闻的潦倒画家,成名之后变成了被名利冲昏头脑、迷失了美好本性的“大师”。
【评分标准】4分。答出成名之前“有才能”、“但潦倒”的意思,各得1分;答出成名之后“被名利冲昏头脑”、“迷失了美好本性”的意思,各得1分。
14.补写: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理由:①从上文看,画家自己也说不出什么道理,而只会用这句话来回答。②用小说家教他的话回敬小说家,更能说明画家忘乎所以,更具讽刺力量。③这样呼应前文,结构有反复之美,但由于其内涵已有提升,也并无重复的乏味。
【评分标准】共4分。正确补写,得1分;如果补写的是“我不过和你开个玩笑”等意思语句,说明没有读懂小说深刻含义,不得分。较准确写出一点理由,得2分;写出两点理由,得3分。
15.【示例】①这种成功以丧失人美好本性、背叛友情为代价,实际上得不偿失。②这种成功以迎合世俗喜好来换取,最多只是名利上的成功,和艺术无关。③这种成功没有坚实的艺术根基,它也必定会像流星一样,一闪即逝。④要想成功,必须创新,但创新不能是怪诞,更不应该哗众取宠。
【评分标准】4分。答出一点较准确意思,得2分。如果答这种成功值得仿效,则说明没有理解小说讽刺之意,不得分。
16.D(案件、案子。C将:顺从。《史记·管晏列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此处引申为助长)
17.A(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上一句“以”介词,凭借;下一句介词,因为 C项上句“于”介词,对;下句介词,比 D项上一句“而”连词,表转折;下一句连词,表递进)
18.B(宋代之前诗歌就已经“溢美多,讽谏少”)
19.(3分)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
20.⑴近代的凭借写诗歌闻名的人,没有超过他的。(3分)
(关键词:名,先。句式:莫之先,宾语前置。)
⑵这样那么照玄上人不能凭借诗歌在现在的人中著称,不也是应该的吗!(4分)
(关键词:称,宜。句式:“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介宾短语后置。“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加点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21.“生”即生发,阵阵凉意从松林、月光中生出,弥漫整个山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夜色的清冷。(2分)“满”即充满,清风鸣泉交相呼应,萦绕耳际,以动衬静,精妙地写出了山中的幽静。(2分)
22.观点1:焦急。诗歌前三联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了时间的推移,夜色已深;(2分)故人期而未至,“孤”字更流露出诗人的焦急心态。(2分)
观点2:平和。诗歌前三联描写了一幅静谧清幽的山中美景,表现了诗人心境的闲适;(2分)故人期而未至,诗人抚琴等待,足见诗人心态的平和。(2分)
23.B(2分)
24.只有去掉“仁义礼信”等品质,才能达到“内圣”,不为外在的观念束缚,以至大通、同化的境界。典型的道家理念。(2分)
25.(1)架梁之椽 多于在庾之粟粒 (2)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
(3)闾阎扑地 青雀黄龙之轴 (4)天之苍苍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5)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附:【译文】
我刚刚杭州的时候,向杭州的郑希道先生寻求杭州(真正)的读书人,郑先生对我说起照玄上人写诗,诗风雄俊峭拔。近代以擅长写诗而出名的人,没有人超越他。我一向知道郑先生善于鉴赏人物并且说话不过头,(于是)我心中常想到照玄上人。等我向杭州人访求照玄上人的事迹,却没有说照玄上人擅长写诗的人,我私下里想到这件事情很奇怪。等我迁居到白下岭的时候,而照玄上人就在万松岭担任寿宁寺住持,从此我开始全面观览他写的诗,他的诗作气势浩瀚,犹如奔涛,结构森严,宛如武库,风格峭拔,如同苍松栖居悬崖,凛然不可攀爬一般,而忧世感时的感情却常常于言辞之外显现。哎呀!这就是照玄上人不能凭诗作闻名于杭州的人的原因啊。
诗歌是为什么而作呢?感情从内心涌动,就要流露在言语中,《国风》和二《雅》列于“六经”之中,赞美讽刺劝谏,没有不对世风教化偶裨益的。因此以前的君王用它考察风俗的变化,体察治理的得失,了解不得志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的情感。(从诗歌的社会功能看)他们难道只称为“辞章”吗?后世太师这一官职废止,于是那些谄谀献媚之人,全都用诗助长阿谀逢迎的风气,所以溢美的诗作多了,而讽刺的诗作少了。这种风气流传到了宋朝,于是诽谤的案件开始出现,自那以后,诗歌创作的风雅美刺传统就一扫而光,毫无遗留了。如今天下没有听说有禁止言论的律令,可是人们目见耳闻的陋习并未改变,所以写诗者没有不把写哦咏风月、把弄花鸟的诗当作写诗的正道,他们效仿达官贵人却不向古人学习,以众人的标准判定诗作的好坏而不去辨别他们到底是玉还是石,糊里糊涂,吵吵闹闹,此唱彼和,互相依附,相与结党,转而又互相诋毁攻讦,可是诗的美刺讽谏传统却没有人能够知道了。既然这样,照玄上人不以诗被当今之人称道不也是很应该的吗?
唉!有伯乐然后才能识别千里马,有匠石然后才能识别梧桐树和蝽树这样的好木材,可是从古到今匠石又能有几个呢?那些怀抱奇特本领而不被重用的人物,已经消失不少了。我既推崇照玄上人的诗作,而又悲叹人们不知道郑先生就是当今的伯乐、匠石,所以写了这篇序放在诗集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