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4届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扉页/蜚声    惬意/提纲挈领    前合后偃/揠苗助长

  B.羸弱/赢余    中肯/一语中的    稗官野史/大有裨益

  C.绮丽/旖旎    拓片/落拓不羁    循规蹈矩/目光如炬

  D.侥幸/狡黠    稽首/有案可稽    恃才傲物/博闻强识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年轻人沉缅于机械地操作手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正在变得日渐稀缺,传统意义上的亲情岌岌可危,这是技术时代最大的不幸。

  B.马年中国元宵节邂逅西方情人节,上海滩推出横沥河灯船秀,每条船都用彩灯勾勒,通体透明,营造出良晨美景不夜天的景观。

  C.金正恩强调,朝鲜民族之间相互诽谤和反目只会让不希望祖国统一的势力坐收渔利;只要重视民族统一,朝方愿意既往不究。

  D.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凭着中国文化这张大牌,跳脱出综艺娱乐的窠臼,猜的是谜,考的却是生活阅历与文化掌故。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马年春晚的前面有个短片《“春晚”是什么》,片中各界人士围绕这个话题各抒己见,最后屏幕文字显示:春晚是想你的365天。

  B.中国梦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一个是“强国梦”,要强大、要发展;一个是“民生梦”,要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平等。

  C.日前世界多个地区极端天气频发,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事件的严重性再次让人类深思如善待地球,如何善待共有的家园?

  D.据说芦苇有很多用途,譬如造纸、建茅草房、编器具等(如苇席、绳子),芦笋能食用,芦叶、芦花、芦根等均可入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北京摔婴案主犯韩磊在自传体小说《昔我往矣》里写到:“从小便喜欢结交所谓的社会人,讲些江湖意气,少不了干些打架争胜的勾当。”

  B.好记星学生平板电脑有超大触控屏,功能齐全,况且能随时随地进行点播,听名师授课指导,深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C.马年的开始是高三考生在追梦的路上冲刺的开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考入心仪的大学,只要努力拼搏,实现梦想倚马可待。

  D.有专家认为房地产问题是中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结果,诸多问题和矛盾积重难返,短时间内靠一两项政策很难解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国好声音》主持人华少在一分钟内念完长达几页的赞助商名单,因为超快语速而被称为“中国好舌头”,被网友膜拜,有很高的收视率。

  B.卓越与公平是高校招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如何兼顺公平,是高校招生过程中最重婴的问题。

  C.纪录片《历史碎影》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南方方人生命中富有包孕性的故事,展示了一部二十世纪南方文人的微型生活史。

  D.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网络时代需要经典阅读

钱理群

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有两个忧虑: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大家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读书。

网络阅读有它的优越性,我称之为“短平快”。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然有很大的意义。但网络阅读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个是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的阅读,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于时髦、被时髦所裹挟,这就需要经典阅读。经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深度阅读,而且是个性化、个人化的阅读。

比如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他作品里有那种有韵味、那种浓烈的而又千回万转的情感,那里面不可意会但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通过朗读来进入情境,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样的阅读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的一个最好的通道。而我所强调的是情境、感觉、感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如果说西方经典主要是通过分析来接近的话,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是古代的文化,也包括鲁迅的文化,不能完全靠分析,而要靠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一般人可能比较习惯用分析的方式进入经典,现在可以换一个方式——不是拒绝分析,必然会分析,但更多的,至少在开始时必须强调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启蒙的时候读《论语》,不是讲《论语》,而是读、背。通过读,获得感觉,通过背,体验那些东西。读了、背了,进入到你的生命里,然后分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提示我们这是进入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经典作品得一点一点地看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世界,这告诉我们经典的阅读需要深度阅读,而深度阅读就是文本细读,通过文本细读达到对经典作品的一个深度了解。这涉及到经典阅读的特点,我认为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也就是说不同读者对经典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发挥。

我强调“发挥”,也就是说阅读经典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要有我们的理解及发挥。最好的经典的意义都是原创者和阅读者、研究者共同创造的,任何经典都是这样。所以有一个过程。从经典变成学说,如儒家从《论语》《孟子》变成儒家学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解经者,解释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有新的创造的,所以出现了像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大家,他们是接着孔子往下讲,对孔子思想包括孔子文本通过主动的、细腻的阅读有新的解释、新的发挥、新的创造,最后成为儒学。儒学就是孔子他们所开创的,被后来的阅读者、研究者不断研究、不断发展的一个学说。

(选自2014年2月13日《人民政协报》)

6.下列刘“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方法,是进入作品的方式,它是进入经典作品艺术世界的途径。

  B.经典阅读是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的阅读,读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达到深度阅读。

  C.经典阅读在今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现在的人们要么不读书,要么只是网络读书。

  D.经典阅读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读者往阅读作品时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再创造的阅读。

7.关于“进入经典”,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经典可以采用朗读,比如鲁迅作品中的韵味、情感及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就需要靠朗读来获得。

  B.进入经典可以采用分析的方式,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式等,例如对西方经典就只能通过分析来接近进入。

  C.进入经典可以通过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进入的方式,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最传统的方式。

  D.进入经典可以通过读和背,通过读和背来感觉、体验,读过背过了,经典就进入到读者的生命中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短平快”的网络阅读,作者肯定了它存在的意义,同时又指出它存在着两大问题,所以需要强调深度阅读。

  B.阅读经典作品,需要分析,但不能完全靠分析,必须重视对作作品的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C.不同的经典作品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发挥与不同的创造。

  D.儒家学说的开创、发展过程,证明了经典是怎样成为学说的过程,它是由原创者、研究者和解经者共同完成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孙固字和父,郑州管城人。幼有立志,九岁读《论语》,曰:“吾能行此。”徂徕石介一见,以公辅期之,擢进士第,调磁州司户参军。从平贝州,为文彦博言胁从罔治之义,与彦博意协,故但诛首恶,余无所及。宰相韩琦知其贤,谕使来见,固不肯往。琦益器重之,引为编修中书诸房文字。

治平中,神宗为颍王,以固侍讲;及为皇太子,又为侍读。至即位,擢工部郎中。种谔取绥州,固知神宗志欲经略西夏,欲先事以戒,即上言:“待远人宜示之信,今无名举兵,非计之得。愿以汉韩安国、唐魏征论兵之略,参校同异,则是非炳然矣。兵,凶器也,动不可妄,妄动将有悔。”大臣恶其说,出知澶州。

还知审刑院。神宗问:“王安石可相否?”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其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凡四问,皆以此对。及安石当国,更法度,固数议事不合。青苗法出,又极陈其不便。及韩琦疏至,神宗感动,谓固曰:“朕熟计之,诚不便。”固出语执政曰:“及上有意,宜亟图之,以福天下。”既而竟从安石。

哲宗即位,以正议大夫知河南府,徙郑州。元祐二年,召除侍读,拜门下侍郎。哲宗与太皇太后矜其年高,每朝会豫节拜仪,听休于幄次。因数乞骸骨,太皇太后曰:“卿,先帝在东宫时旧臣。今帝新听政,勉留辅导;或体中未安,取文书于家治之可也。”固感激,强起视事,复知枢密院事,累官右光禄大夫。五年,卒,年七十五。哲宗、太皇太后皆出声泣。辍视朝二日,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温靖。

固宅心诚粹,不喜矫亢,与人居久而益信。故更历夷险,而不为人所疾害。尝曰:“人当以圣贤为师”又曰:“以爱亲之心爱其君,则无不尽矣。”司马光退处,固每劝神宗召归;及光为陈州,过郑,固与论天下大事至数十,曰:“公行且相,宜视先后缓急审处之。”傅尧俞铭其墓曰:“司马公之清节,孙公之淳德,盖不言而信者也。”世以为确论。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

    注:①宅心:把心思放在某事物上。②矫亢:故意与众不同,借以抬高自己。

9.对下列句了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为编修中书诸房文字    引:推荐

B.则是非炳然矣    炳:显著

C.朕熟计之,诚不便    熟:仔细

D.哲宗与太皇太后矜其年高    矜:怜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文彦博言胁从罔治之义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B.以正议大夫知河南府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取文书于家治之可也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D.以爱亲之心爱其君,则无不尽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孙固为人“真诚纯正”的一组是

①幼有立志,九岁读《论语》,曰:“吾能行此。”

②宰相韩琦知其贤,谕使来见,固不肯往

③固知神宗志欲经略西夏,欲先事以戒,即上言

④及安石当国,更法度,固数议事不合

⑤每朝会豫节拜仪,听休于幄次

⑥公行且相,宜视先后缓急审处之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天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固从小就立志要推行《沦语》的主张;平定贝州时孙固提出胁从者不治罪的建议与文彦博的意见相同,所以只是把首犯诛杀。

    B.孙固得知宋神宗想谋取西夏的打算后就上书劝诫,认为战争是危险的事,不能轻举妄动;人臣讨厌他的主张,就让他出朝任职。

    C.孙固认为王安石文学才能很高,但心胸狭隘缺少宽容,不能做宰相;王安石执政后进行变革,孙固开始时反对,最终却同意了。

    D.孙固多次请求退休,太皇太后恳请他留下来辅佐哲宗;孙固去世时,哲宗、太皇太后都非常悲痛,并为之停止临朝听政二日。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待远人宜示之信,今无名举兵,非计之得。(3分)

    (2)故更历夷险,而不为人所疾害。(3分)

    (3)傅尧俞铭其基曰:“司马公之清节,孙公之淳德,盖不言而信者也。”(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草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私第居住。②坞:湖岸凹入处,汀:水中沙洲。③轩槛:长廊的栏杆。④芰:指菱。

    (1)词中说“西湖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4分)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数月之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逍遥游》)

    (3)陈王昔时宴平乐,      。(李白《将进酒》)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五、(12分)


16.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艾草枯黄了,静静地立在山坡上                        。他的诗句随风飘远了,落在《诗经》的泥土中,开出了深情、朴素的花朵,流传了千年。

    ①那位布衣诗人走在山野间

    ②等到夏天来了,孩子不会招蚊虫叮咬

    ③《诗经》有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④每年端午时,人们将它一丛丛抱回家,捆绑好立在家门前

    ⑤原来艾草是伴着爱情从千年前的诗歌中向我一步步走来

    ⑥看见青青的艾叶随手拈来握在指尖,思念就如潮水般涌起

17.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过度医疗”下定义,不超过25字。(4分)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或者说,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过度医疗不是诊治病情所需,起码不是诊治病情完全所需。

18.请仿照下面加横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婴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5分)

    幸福是什么?一朵野花说,幸福就是用短暂的生命绽放美丽,开满过路人寂寞的旅途;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宁,完成19~22题。

愿化泥土

巴金

近年来我非常想念家乡,大概是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吧。

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三年半了。我访问巴黎,在一位新认识的朋友家中吃晚饭。朋友是法籍华人,同法国小姐结了婚,家庭生活很幸福。我们在他家谈得畅快,过得愉快。可是告辞出门,我却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想法:长期住在国外是不幸的事。一直到今天我还是这样想。几十年来有一根绳子牢牢地拴住我的心。一九二七年一月在上海上船去法国的时候,我在《海行杂记》中写道:“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一九七九年四月再访巴黎,住在凯旋门附近一家四星旅馆的四楼,早饭前我静静地坐在窗前扶手椅上,透过白纱窗帷看窗下安静的小巷,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却是北京的长安街和上海的淮海路,还有成都的街口有双眼井的那条小街……每天早晨都是这样,好像我每天回国一次去寻求养料。这是很自然的事。

我经常提到人民,他们是我所熟悉的数不清的平凡而善良的人。我就是在这些人中间成长的。我的正义、公道、平等的观念也是在门房和马房里培养起来的。我从许多被生活亏待了的人那里学到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意义。越是不宽裕的人越慷慨,越是富足的人越吝啬。然而人类正是靠这种连续不断的慷慨的贡献而存在、而发展的。

近来我常常怀念六七十年前的往事。成都老公馆里马房和门房的景象,时时在我眼前出现。一盏烟灯,一床破席,讲不完的被损害、受侮辱的生活故事,忘不了的永远不变的结论:“人要忠心。”住在马房里的轿夫向着我这个地主的少爷打开了他们的心。老周感慨地说过:“我不光是抬轿子。只要对人有好处,就让大家踏着我走过去。”我躲在这个阴湿的没有马的马房里度过多少个夏日的夜晚和秋天的黄昏。

门房里听差的生活可能比轿夫的好一些,但好得也有限。在他们中间我感到舒畅、自然。后来回想,我接触到通过受苦而净化了的心灵就是从门房和马房里开始的。只有在十年动乱的“文革”期间,我才懂得了通过受苦净化心灵的意义。我的心常常回到门房里爱“清水”恨“浑水”的赵大爷、马房里的轿夫老周的身边。人已经不存在了,房屋也拆干净了。可是过去的发过光的东西,仍然在我心里发光。

现在我明白了,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它不是形式,不是装模作样。主要的是严肃地、认真地接受痛苦。“让一切都来吧,我能够忍受。”

我没有想到自己还要经受一次考验,我摔断了左腿。我没有能好好地过关。在病床上,在噩梦中,我一直为私心杂念所苦恼。以后怎样活下去?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漫长的不眠之夜仿佛一片茫茫的雾海,我多么想抓住一块木板浮到岸边。忽然我看见了透过浓雾射出来的亮光:那就是我回到了老公馆的马房和门房,我又看到了老周的黄瘦脸和赵大爷的大胡子。我发觉自己是在私心杂念的包围中,无法净化自己的心灵。门房里的瓦油灯和马房里的烟灯救了我,使我的心没有在雾海中沉下去。我终于记起来,那些“老师”教我的正是去掉私心和忘掉自己。被生活薄待的人会那样地热爱生活,跟他们比起来,我算得什么呢?我几百万字的著作还不及轿夫老周的四个字“人要忠心”。

我多么想再见到我童年时期的脚迹!我多么想回到我出生的故乡,摸一下我念念不忘的马房的泥土。可是我像一只给剪掉了翅膀的鸟,失去了飞翔的希望。我的脚不能动,我的心不能飞。我的思想……但是我的思想会冲破一切阻碍,会闯过一切难关,会到我怀念的一切地方,它们会像一股烈火把我的心烧成灰,使我的私心杂念化成灰烬。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

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1983年6月29日

(选自《随想录》,有删节)

19.文章开头写访问法国的经历有什么作用?(4分)

20.理解文中两处加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可是过去的发过光的东西,仍然在我心里发光。(2分)

    (2)漫长的不眠之夜仿佛一片茫茫的雾海,我多么想抓住一块木板浮到岸边。(2分)

21.童年的门房和马房生活给作者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分)

22.标题“愿化泥土”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想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是农历甲午马年,快马加鞭是常说的话语。

    楠木,木质坚硬,木材名贵,生长缓慢,成为栋梁材要上百年。

    上世纪民国时期去趟欧洲,坐轮船得花一个月的时间。在途中可以阅读,写家书,思乡……,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高铁,速度至少达到250公里/小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可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老百姓拒绝高铁,也没见得人家的日子过得有多难受。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点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山东省日照市2014届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C    2.D    3.A    4.D    5.B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C    7.D   8.C

三、(12分,每小题3分)

9.B    10.D    11.D    12.C   

四、(24分)

13.(1)对待远方的人应该表现出诚信,现在没有名目就发动战争,不是合适的计策。(3分。示,显示,表现出。举兵,发动战争。“计之得”即“得之计”,得,恰当,合适)

(2)所以经历了平安与危险,却不被他人嫉恨陷害。(3分。更历,经历。疾害,嫉恨陷害。为……所,被动句式。另外要注意:故,所以;夷险,平安与危险,危险;而,却)

(3)傅尧俞为他作墓志铭说:“司马公的清高气节,孙公的淳朴美德,是不说也会使人相信的。”(4分。铭:为动用法,为……作铭。清节,清高气节。淳德,淳朴美德。者也,判断句式)

14.(1)①花草繁茂(岸、汀花草繁茂),②湖平岸静(湖面广阔平静、湖岸幽静沉寂),③月色清幽,④莲香宜人。(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与上片“残霞夕照”相照应,写出时间的推移;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境界,烘托出西湖之美;表现出诗人对景色的陶醉。(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5.(1)时时而间进        (2)而后乃今将图南

(3)斗酒十千恣欢谑    (4)蓝田日暖玉生烟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纵一苇之所如

(6分。每空1分,错一处该空不得分)

五、(12分)

16.④②③⑤①⑥(3分。对3项得1分,对5项得2分,全对得3分)

17.过度医疗是超过(或“脱离”)(1分)疾病实际需求(1分)的诊治(或“诊断和治疗”)行为(1分)。(4分。每个要点1分,定义格式1分,超过字数扣1分)

18.示例:一条溪流说,幸福就是用清澈的溪水吟唱欢乐,滋润远行者干渴的心田;一轮明月说,幸福就是用皎洁的月光漫洒清辉,抚慰异乡人孤独的相思。(5分。答对一句得2分,全对得5分。句式、内容恰当、表达流畅即可)

六、(18分)

19.①内容上:叙写作者认为长期住在国外是不幸的事,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异国,却仍深深地眷恋着祖国故土的真挚情感;②结构上:引出下文作者对往事的追忆,为后面的抒情议论作铺垫。(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1)故土人民热爱生活、内心纯净的品质一直影响着我,鼓舞着我。(2分。意思对即可)(2)我被私心杂念所包围,迫切希望得到指引来摆脱苦恼,净化心灵。(2分。意思对即可)

21.①培养了正义、公道、平等的观念;②学到了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意义;③感悟到“人要忠心”的教诲;④懂得了受苦可以净化心灵的道理。(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①对祖国、家乡的眷恋挚爱;②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平凡而纯净的人们的感激与赞美;③对做一个热爱生活、忠心耿耿、心灵纯净的人的渴望与追求。(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60分)


23.(60分)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文体”“语言”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①材料丰富  ②论据充实  ③形象丰满  ④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①用词贴切  ②句式灵活  ③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④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①见解新颖  ②材料新鲜  ③构思新巧  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⑤有个性色彩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四、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