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来宾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西来宾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 120分)

第I卷

说明:第Ⅰ卷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宽恕 (sù)    滑稽 (jī)    菜畦 (wā)    戛然而止(gā

B.骊歌(lì)     倒坍(tān)    褶皱(jiě)    销声匿迹(nì

C.哂笑(shài)   诘责(jiã)    妖娆 (yáo)   即物起兴(xìng) 

D.沉湎 (miǎn)  亵渎(xia)    尴尬(gān)    鳞次栉比(zh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狼藉   嶙峋    根深蒂固   吹毛求疵

B.斓语   踌躇    顾名思意   对答如留

C.喑哑   酝酿    义愤填鹰   无动于忠

D.侧隐  匍匐     期期艾艾   广貌无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在科学大会上的即兴演讲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C.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蝉鸣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用心良苦。

D.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她不断超越自我,成为世界网坛的骄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B.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在于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D.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马政府的搜救态度一开始就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泛滥关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① 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           ②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

③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      ④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 出的文学样式。

B.李白是盛唐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大多具 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都抒发 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D.高尔基的小说《童年》展示了阿廖沙悲凉而难忘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

19 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竹子的“私密生活”

①近年来世界森林面积正迅速减少,可竹林的面积却不降反升,被称作第二森林。竹产业作为绿色黄金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于竹产业的一句话也十分有趣:“年产十亿竹产品,不少竹海一根竹。”

②竹子究竟怀有怎样的绝技,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注目与期许?答案都藏身在这些青翠植物鲜为人知的“私密生活”中。

③超快的生长速度,便是竹子令人感兴趣的“私密”之一。一棵树长成10米高,可能需要50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约50天。

④特别的生长方式,是竹子的另一“私密”。竹子虽然看起来很像树,但它的生长方式和树截然不同。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植物生长比喻成修建大楼的话,那么普通的树木就只有顶层一个施工点,可竹子却有很多施工点,每一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这些工地一起施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竹子这座大厦建立起来。

⑤不过,一个有趣的疑问是,同为禾本科的小麦、玉米也都有类似的生长方式,那么为什么这些植物不能像竹子那样,最快时一昼夜长高2米左右呢?2012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学研究者们找到了其中的重要秘密——竹节间分生组织的细胞不仅分裂快,而且生长的速度也快。这意味着竹子要在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对植物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有趣的是,竹子是天生的伟大战略家,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竹节间不仅云集了大量的植物激素,还聚集着大量的糖以及分解糖的催化剂——酶,这些能量像是骆驼的驼峰,汽车的油箱,为竹子的“狂飙生长期”提供了充足的后援。

⑥此外,竹子还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秘密“靠山”就埋藏在苍翠竹林的地下,那就是少为人知的竹鞭(地下茎)。它们不仅为快速生长的竹林储存和提供大量养料,也是扩张竹林领土的核心力量。据统计,在适宜条件下...... ,种植一株竹子,通过其地下茎的延伸及发笋成竹,不需要耕地播种,一二十年就能发展到数万根,这真是令人吃惊的数字。

⑦竹子的这些小小“隐私”,展示了它的巨大潜力——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的今天,“以竹代木”已被视为一条光明坦途。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删改)

7.下列不属于“竹子的私密生活”的一项是

A.绿色的黄金产业。B.超快的生长速度。

C.特别的生长方式。D.强大的繁殖能力。

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竹子生长的速度。

B.第④段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竹子生长的特点。

C.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生动说明的特点,这样写增加了说明文的趣味性。

D.第⑥段中的“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删掉,这会让说明语言更加简洁、更加准确。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子的每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可在很短时间内把竹子这座大厦建立起来。

B.竹子生长的能量包含了大量的植物激素、糖以及分解激素和糖的催化剂——酶。

C.竹鞭不仅为快速生长的竹林储存和提供大量养料,也是扩张竹林领土的核心力量。

D.竹子的“隐私”展示了它的巨大潜力,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         服:穿戴

B.徐公来,孰视之   孰:谁

C.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D.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暮寝思之        濯清涟不妖

B.皆美于徐公      钱币乞之

C.能面刺寡人过者  辍耕垄上

D.能谤讥市朝      相与步中庭

12.下列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妻、妾、客三个人的回答从不同的角度真诚地赞美了邹忌美于徐公。

B.选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C.选文从生活小事写起,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深刻而警策。

D.选文中邹忌以自己的故事对君王进行现身说法,使人更觉真实,更具说服力。



第Ⅱ卷

说明:第Ⅱ卷共11小题,共96分。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四、(20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2分)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其中蕴涵的道理。(2分)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 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①)返为其患。(有删改)

【注释】①爽:败坏(口味)。

1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2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4)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别业》)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6)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7)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0分)

17.名著阅读。(3分)

《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万苦千辛,经九九八十一难,到            的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如孙悟空大闹天宫、                           等。

18.综合性学习。(7分)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回首好读书、读好书的初中生活,思绪万千。现在举行主题为“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的班会活动,邀请你参加。

1)即将与朝夕相伴的初中语文课本作别,相信其中许多美文佳篇依然伴随你我。请向同学推荐你喜欢的一篇课文(选用本卷涉及的课文不给分)。要求说明喜欢的课文题目和喜欢的缘由。(4分)

                                                                    

                                                                    

2)即将挥手作别伴你走过三年的老师,你心中会有更多的依恋和期盼。

请你围绕活 动主题给老师写一则临别赠言。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字。(3分)

                                                                    

                                                                    

六、(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怀念火柴

在这个自动打火的年代,我竟然怀念起了那小小的火柴。

火柴,多数都是用松木做的。点燃时,那股松香味儿,那木质的芬芳,清新,纯粹,淳厚。有雨后森林的气息,是土地和草木宽厚绵长的呼吸,使得那些即使没有见过森林的人们,也能随时闻到森林的气息;也有点像母亲用皂角洗过的头发的气味。

我小时候,看见大人们点燃火柴抽烟,我总要凑到他们跟前,一是好奇他们对嘴上冒烟这件事儿为何如此热衷,再就是想闻那种好闻的松香味儿。

我父亲那一代人,一直是使用火柴的。

我记得,他们并不是每个人衣兜里随时都带着火柴,常常是好几个人当中,才有一个人带着火柴,可能是因为脆薄的火柴盒,装在这些做重体力活的人们身上容易被挤压破损吧。在劳动间隙,想抽烟而没带火柴的人就会喊一声:谁有火?就有人回答:我有火。想抽烟的就走过来,围在那个带着火柴的人面前,将旱烟锅或自制的旱烟卷凑过来,那人将点燃的火柴依序递到他们嘴里含着的烟上,

那动作是快速而又小心翼翼的,动作幅度大了,就会招风熄火,动作慢了,点不了几根烟火柴就燃完了。帮人点烟因此也算是一门需要掌握分寸的小小技艺,也是乡村生活中很独特的一个场景。

他们以火柴为中心围在一起,彼此的身体离得很近,手、胳膊、衣服都互相紧贴着,甚至,俯身接火时,彼此的脸几乎碰在一起。细微的火苗,温暖的火种,拉近和连接起彼此的身体、表情、呼吸和心跳,拉近和连接起彼此内心的温情。他们围在一起抽烟的时候,也并不多说什么,这些平时辛苦而粗糙的男人们,他们用这种亲近的身体语言已经表达了更实在更温暖的内容。

而我的父亲,常常是随身带着火柴的那个人。

至今还记得那个动人的场景。

夜晚,吹着寒风,生产队加班修水库,几十个社员默默劳作着,起落的镢头、铁锹,在夜色里划动零星的天光。这时,几个想抽烟的叔叔伯伯走过来,围在总是随身带着火柴的父亲面前。父亲点燃火柴,微弯着身子,挡住风,护着火。这时,我那手捧火苗的父亲,火光照亮了他的脸,他像一位古代的祭司,主持着生命与生命、心灵与心灵的相遇、相依和相知,将手中细微的火焰依序递给围在身边等待接火的乡亲们。这一刻,我的父亲被乡亲们亲切地围着,俨然成了夜晚的中心,成了温暖的中心,成了这个世界的中心。

这很像一种不是宗教而包含着宗教意味的精神仪式:那手持火苗的人,大家围在一起,默默地重温心灵的约定。这一刻,这些劳作的人,辛苦的人,清贫的人,他们不仰视别的人,他们自己为自己燃一炷香。火光映照着父亲的脸和乡亲们的脸,这些古老的乡土的脸,显得那样质朴、单纯、温和。淡淡的烟缕缭绕着他们,质朴的脸上荡漾着平和、安详的佛光。然后,衔着火苗各自散去,那温暖的烟缕,长久缭绕在岁月的上空。

我想,那时,我卑微的父亲心里,一定会生起一种被别人需要和被看重的幸福感觉。而围在他身旁的乡亲们,心里也会泛起一种尊重和感激的细微情思。

如今,父亲已经去世多年。

气势汹汹的汽油和尖锐带毒的化学气息,笼罩了我们的生活,也弥漫在我们的心魂。

谁的衣兜里,还揣着朴素、温和、亲切的火柴?谁的身上还散发着古老的松香?

(有删改)

19.简要概括文中围绕“怀念火柴”写的两个场景。(4分)

                                                                        

                                                                     

20.下面两个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有雨后森林的气息,是土地和草木宽厚绵长的呼吸,使得那些即使没有见过森林 的人们,也能随时闻到森林的气息;也有点像母亲用皂角洗过的头发的气味。

                                                                           

                                                                     

2)这一刻,我的父亲被乡亲们亲切地围着,俨然成了夜晚的中心,成了温暖的中心, 成了这个世界的中心。

                                                                           

                                                                     

21.“气势汹汹的汽油和尖锐带毒的化学气息,笼罩了我们的生活,也弥漫在我们的心魂” 这一段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4分)

                                                                        

                                                                     

2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两段的作用。(4分)

                                                                        

                                                                     

七、(50分)

23.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要写出真情实 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套作或抄袭。(50分)

1)去年底,扬州大学学生朱猛飞正在休息,手机突然振动。他掏出手机一看惊呆了, 儿子,在干什么?天去冷了(方言,意为天转冷了),要多加点衣服。“朱猛飞反复读了好几遍。读着读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这是母亲给他发的第一条短信。 “母亲小学没念完,拼音都不会读,这16个字,不知道她花了多长时间才写出来的。”朱猛飞深受感动,写下千字“感恩书”,回忆母亲一路来照顾自己的点点滴滴。大学教授张爱凤对此也深有感触,她说“感恩书”中朱猛飞对母亲的愧疚和感恩,让自己很是感动。

请结合材料,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篇文章。题目自拟。

(可以写你的经历、 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

2)请以“像      那样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广西省来宾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B

C

C

B

A

D

B

B

D

A

第Ⅱ卷

13.(1)(邹忌)照镜子审视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2)满一年以后,即使有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以说的了。

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即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15.(1)“愿”在诗中指的是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2)“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没有丝毫修饰,运用口语,平和亲切;“道狭草木长”“带月荷锄归”随口而出,平淡朴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

16.(1)野渡无人舟自横  2)一览众山小   3)过尽千帆皆不是  4)坐看云起时  5)水是眼波横 6)佳木秀而繁阴  7)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7.西天取经 、大闹蟠桃会 、偷吃人参果 大战二郎神 、三打白骨精

18.(1)示例:《口技》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能始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财产之一。古代没有录音录像设备,口技表演很难保存下来。而林嗣环却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完美地再现了当时口技表演的情景,让我们至今感叹不已。

2)三年弹指一瞬,今朝即将别离——老师,敬爱的老师,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是您给了我不屈的力量;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您是漆黑夜空中的恒星,将照亮我的一生。不管走向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您,我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报答老师对我的付出。

19.(1)辛苦粗糙的农人在劳动间隙点烟的场景;(2)夜晚父亲递火、乡亲们接火点烟的场景。

20.(1)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点燃火柴后松香的味道,如同雨后森林土地和草木散发的气味儿——芬芳、清新、纯粹、淳厚;和母亲头发的味道比较,写出对火柴的喜爱、眷恋之情。  2)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充分展示了父亲被别人需要的幸福感以及围在他身旁的乡亲们对父亲的尊重和感激。“亲切”二字体现了生活在乡村的父辈们之间宽厚的感情。

21.不能删除。这一段照应了开头,首尾圆和,使文章结构完整;写出对远离我们的芬芳、清新的土地和草木的怀念,深化了中心。

22.内容上:两个反问,写出了火柴以及以父辈为代表的一种乡村的温情生活。生活中的一种虔诚感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已经离我们远去的现实,表现了作者深深地怅惘和怀念;加强了语气,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深思。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