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检测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1~3题

佛教石窟艺术

李泽厚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来说,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它们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服务的。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的法律标志。它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产生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如以敦煌壁画为主要例证,可以明显看出,北魏、隋、唐(初、盛、中、晚)、五代、宋这些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面貌、风度各异。

无论是云冈、敦煌,还是麦积山,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洞洞窟的主人并非壁画,而是雕塑。前者不过是后者的陪衬和烘托。四周壁画的图景故事,是为了托出中间的佛身。信仰需要对象,膜拜需要形体。人的现实地位愈渺小,膜拜的佛的身躯便愈高大。然而,这又是何等强烈的艺术对比:热烈激昂的壁画故事陪衬烘托出的、恰恰是异常宁静的主人。北魏的雕塑,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情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人们把希望、美好、理想都集中地寄托在它身上。它是包含各种潜在的精神可能性的神,内容宽泛而不定。它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他的宁静、高超和飘逸。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愈丰睿智、高超……。在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面前匍伏着蝼蚁般的生命,而蝼蚁们的渺小生命居然建立起如此巨大而不朽的“公平”主宰,也正好折射着对深重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但它又仍然是当时人间的形体、神情、面相和风度的理想凝聚。尽管同样向神像祈祷,不同阶级的苦难毕竟不同,对佛的恳求和憧憬也并不一样。

(选自《美的历程,佛陀世容之悲惨世界》)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教和宗教艺术都是异常复杂的现象,都是用来信仰和崇拜的,但宗教艺术并不是单纯用来观赏的,一般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

B、敦煌壁画在不同时代神的世界有所不同比如题材、主题、壁画中人物的画貌、风度不同等.这能够说明华夏传统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C、北魏佛像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无论是龙门、敦煌还是麦积山等佛像都秀骨清相、长脸细颈、神采奕奕、飘逸自得

D、神像的巨大、智慧、超然使跪倒在它们面前的芸芸众生显得十分渺小,但即使这样.跪拜祈祷的人们因阶级的不同而对佛的恳求也不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南北朝频繁的战乱背景下,佛教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和流行,其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池位的法律标志脸是北魏和南梁宣布它为国教

B.中华民族对佛教的态度经历了接受、改造、消化、摆脱的过程.这是一个深刻的思想意识行程,体现了中国人对宗教的深刻理解

C.北魏时代的石窟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洞窟中的壁画描绘的是由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内容

D、云冈、敦煌、麦积山等洞窟的所有璧画都是佛像的陪衬,用营造出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悲惨世界来显示佛像的高超和飘逸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形式之一,这种艺术是为宗教内容服务的,会在时代变迁、阶级变化等方面发生变化

B、为显示洞窟佛像雕塑的面部宁静,先民们在创作雕像时将壁画人物与佛像相对比,以及将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渺小一与佛像的高大相对比。

C、中国佛像雕塑寄托了中国人的未来、美好、希望,但佛像本身却役有显示出慈祥、仁爱的神情,似乎对人类没有什么关怀和动心

D、高大的佛像体现的是人间的神情、面相、风度,是由人世间渺小的生命建造的,折射了世间的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4-7题。

原杰,字子英,阳城人。正统十年进士。巡按江西,捕诛剧盗,奸宄敛迹。复按顺天诸府。大水,牧官马者乏刍,马多毙,有司责偿,杰请免之。开中盐引入米振饥。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

成化二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岁凶振救,民无流移。召为户部左侍郎。时黄河迁决不常,彼陷则此淤。军民就淤垦种。奸徒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王府辄据有之。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从之。江西盗起,以杰尝再莅其地得民,诏往治。捕戮六百余人,余悉解散。

荆、襄流民数十万,朝廷以为忧。祭酒周洪谟尝著《流民图说》,谓当增置府县,听附籍为编氓,可实襄、邓户口,俾数百年无患。都御史李宾以闻,,帝善之。十二年,遂命杰出抚。遍历山溪,宣朝廷德意,,诸流民欣然愿附籍。其初至,无产及平时顽梗者,驱还其乡,而附籍者用轻则定田赋。民大悦。因相地势,以襄阳所辖郧县,居竹、房、上津、商、洛诸县中,道路四达,去襄阳五百余里。山林阻深,将吏鲜至,猝有盗贼,府难遥制。乃拓其城,置郧阳府,以县附之。且置湖广行都司,增兵设戍,而析竹山置竹溪,析郧置郧西,析汉中之洵阳置白河,与竹山、上津、房咸隶新府。又于西安增山阳,南阳增南召、桐柏,汝州增伊阳,各隶其旧府。制既定,荐知邓州吴远为郧阳知府,诸县皆择邻境良吏为之。流人得所,四境乂安。将还,以地界湖广、河南、陕西,事无统纪,因荐御史吴道宏自代。诏即擢道宏大理少卿,抚治郧阳、襄阳、荆州、南阳、西安、汉中六府。郧阳之有抚治,自此始也。杰以功进右都御史。

杰数扬历于外,既居内台,不欲出。荆、襄之命,非其意也。事竣,急请还朝。会南京兵部缺尚书,以杰任之。杰疏辞。不许。遂卒于南阳,年六十一。郧、襄民为立祠,诏赠太子太保。

(选自《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

B、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

C、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

D、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C、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农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杰执法严格,治理盗贼从不手软,原杰在江西有两次严格治理盗贼的经历,第一次,原杰捕获诛杀了强悍的大盗,使违法作乱的人收敛了行迹;第二次,原杰逮捕并诛杀六百多盗贼。

B、原杰关爱百姓.敢于治理高官。当时黄河经常决堤改造,于是军民就开垦淤地,但一些奸邪的人抢夺开垦的土地献给王府,最终原杰就把献土地的人贬去戍边,绘接受圭地的入定罪。

C、原杰为官深得民心,被百姓牢记。江西有强盗出现,因原杰在这儿为官深得民心,于是他受朝廷委派第三次到江西;他在荆、襄的做法得到百姓的认可,郧、襄的百姓在他死后立祠祭祀。

D、原杰做事注重实地考察.以此获得第一手材料。原杰在察看地形走势时着列郧县位居竹、房等五倒之中,与襄阳山林阻隔,官史很少到达,一量有盗贼,官府就很难控制,于是设置了郧阳府。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水,牧官马者乏刍,马多毙,有司责偿,杰请免之。

                                       

                                        

(2)其初至,无产及平时顽梗者,驱还其乡,而附籍者用轻则定田赋。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庸诗.完成8一9题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韩偓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裴回。

船冲水鸟飞还住, 袖拂杨花去却来。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8.诗歌的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社会观实?(5分)

                                       

                                       

9、结合诗歌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主题(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岑参的《白需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两句诗使用互文手法,侧面描写了边地的苦寒天气

(2)屈原的《离骚》中“          ”两句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小人用“淫荡”等恶毒的词语诽谤诗人

"3)《苟子·劝学》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专一的好处.用“______,______”相反的事例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莲荷图

张晓林

 黄庭坚路过江陵,去承天寺谒见住持智珠禅师。 智珠禅师拈须微笑,说:“山谷果然来了。” 黄庭坚也笑。“偿债而来。”

 二人都还记着那件事。绍圣二年,黄庭坚被贬谪黔州,途经江陵,就寄居在承天寺,也是那个时候,二人结成知音。

 那天清早,花香把黄庭坚醺醒,他披衣起床,去找智珠禅师说禅。

 这天早晨的阳光灿烂无比,他见禅师站在院子里,正拈着佛珠让人把一座旧塔拆去。

 黄庭坚走过去站在智珠禅师的身边。禅师说:“我要建七级浮屠。”稍停,又说:“塔建好,你可得为塔作篇文章。”

 黄庭坚笑起来。“文章不难作,只怕塔不好建。”

 智珠往山寺外望去。山道崎岖,山雾缭绕,空中有飞鸟盘旋。他弯下腰,捡起一片瓦砾,拂去灰尘,装进口袋。

 六年过去。黄庭坚再次走进承天寺,七级浮屠已然建好,在霏霏的江南细雨中有说不出的壮严。 智珠禅师绕塔三匝,从衣袋里掏出当年的那片瓦砾,那片瓦砾看上去竟然温润如玉。他把瓦砾递给黄庭坚,说:“难者已经成功,接下来看不难的了。”

 黄庭坚看着瓦砾,似乎想从中看出点什么来。

 智珠禅师让黄庭坚先在山寺住下。他说:“清净两晚,再说为塔作记之事。”

 过两天,智珠禅师在塔下摆下案子,备了纸墨和茶水,喊来两个小沙弥,侍候黄庭坚为寺塔泼墨作记。事也凑巧,江陵知府马瑊听说黄庭坚住在承天寺,这一天率同僚陈举、林虞等来拜访他。碰上这等雅事,他们都很高兴。

 陈举是个掏钱买来的官,喝的墨水不多,但他最好雅聚。

 黄庭坚这一天灵感涌动,他让小沙弥并排铺下十余张宣纸,饱醮浓墨,文不加点,落纸云烟,一篇《承天院塔记》转瞬完成了。文辞典雅,书法墨气豪迈,大家齐击掌。

 《天院塔记》因要刻碑勒石,黄庭坚在文章的后边将智珠、马瑊等人的名字都写了进去,唯独把陈举的名字给落下了。陈举的脸色很难看。他走上前,朝黄庭坚一揖手,恳求道:“黄公添上陈某的名字,也好传之子孙。”

 黄庭坚没说话,笔交给小沙弥,朝寺院后边的茅厕走去。 陈举脸色愈发的难看,他走到无人处,抽出佩刀,将一棵树上的三根枝条一刀斩断。

 崇宁元年,黄庭坚改任领太平州事。仅到任数天,就有人向朝廷举报,说黄庭坚在《承天院塔记》中“幸灾谤国”。朝廷震怒,黄庭坚再遭贬谪。朝中佞臣趁机想铲出黄庭坚,又进谗言,皇上下旨,革除了黄庭坚的一切职务和功名,流放宜州。

 稀落的鞭炮声响起,旧历年快到了。黄庭坚在潭州遇到了秦观的儿子秦湛。秦湛是扶秦观的灵柩迁葬故里的,秦观早几年病逝在了藤州任上。黄庭坚见了秦观的画像,悲从中来,不禁失声痛哭。

 临别,黄庭坚掏出二十两银子送给秦湛,这几乎是他的全部积蓄了。秦湛不收,黄庭坚哽咽说:“我与你父几如骨肉,想他死不得预殓,葬不能往送,你想让我遗恨终老吗?”秦湛跪倒,给黄庭坚磕了三个头。

 黄庭坚原是和家眷一道起程的,可到零陵时,他忽然改变了注意,将家眷安置在零陵,他一人前往宜州,想等到宜州停当下来,再派人来接他们。

 白天在路上行走,黄庭坚倒不觉得什么,可一到夜间,夜深人静,草虫相鸣,还是感到有几缕说不出的孤独。

 他又想起了智珠禅师。

 智珠禅师除了佛法高深,还深谙画理,性喜画莲。他画莲,画出了它们的魂,高洁而脱尘。酷热的夏日展卷,不仅能闻到清幽的荷香,还能感到有阵阵凉风吹拂。

 黄庭坚想求老友一幅画,时时把玩,不但可解寂寥,也不愁打发宜州漫长的夏日了。

 他修书一封,让人送到承天寺,交给智珠禅师。

 智珠禅师接了信,沐浴、焚香,然后关了禅房木门,拿出珍藏十余年的澄心堂纸,调好颜料,对着雪白的纸走进了一个了无纤尘的境界。

 禅房的烛光亮了六个夜晚和六个白天,一幅《莲荷图》画好了。智珠禅师把图很小心地叠好,装进信囊,喊来一个小沙弥,打发他尽快把信送出。小沙弥走出禅房的木门,智珠禅师弹弹袈裟,坐上莲花座,口里念了一个偈子,竟坐化去了。

  黄庭坚收到《莲荷图》的时候,已是黄昏。残阳如血。他急忙将画幅展开,展到一半,泪水就模糊了双眼。

(选自《领导文萃》。2015年第1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莲荷图》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紧紧围绕《莲荷图》行文.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如黄庭竖、秦观、智珠禅师等的性格特征,表现了黄庭坚与智珠禅师的友谊等。

B.小说插叙了黄庭坚和智珠禅师六年前的约定,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表现了黄庭坚注重承诺的性格,引出下文黄庭坚写《承天院塔记》以及洲此遭受贬谪等事情。

C.智珠禅师当初随手拾起的一片瓦砾跟随了智珠禅师六年时间,后来让黄庭坚看时竟然温润如王,这说明几年间智珠禅师经常拿出来摩挲,时时想起当初的诺言

D因为黄庭坚讨厌不学无术的陈举,所以他在《承天院塔记》中没有写陈举的名字,尽管陈举请求也没有写。这为黄庭坚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并因此遭到贬谪

E小说中的智珠禅师是一个智者,他用六年时间建成了佛塔,又让黄庭坚为佛塔写了纪念的文章,也为好朋友画了《莲荷图,》此时他心愿已了,于是便坐化了。

(2)小说的环境描写简洁但富有表现力,请找出三处并简要赏析其作用(6分)

                                       

                                       

(3)小说在刻画智珠禅师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4)小说写了黄庭坚的两“笑’和两“哭”,请结合小说简要解说黄庭坚的"笑’"和哭”体现的不同心理或情感,以及这样写的效果、(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程潜:湘军最后一棵寂寞的大树

十年砍柴

l901年秋天,清廷在湖南长沙办武备学堂。1903年已有秀才功名的21岁的程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式备学堂,1904年程潜考上公费留学生,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学习。在日本他受到黄兴、宋教仁等人的影响第一批加入同盟会,1908年程潜毕业,入四川新军任混成协参谋

辛亥革命成功后.前清官员谭延闿一跃成为湖南省都督,湖南省政落入旧官僚、士绅之手。对此程潜颇为不平,但为了湖南的太平,他还是尽职尽责地做湖南省军事厅长,协助谭延闿裁军,安定湖南政局。

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以孙中山为首的一些国民党人士认定刺宋的幕后指挥者是大总统袁世凯。本来主张在法律层面替宋教仁讨一个公道的黄兴等人,也不得不与孙中山保持一致,以军事反抗袁世凯。国民党任都督的南方数省宣布独立,南北再次大动干戈,是为“二次革命”。精于算计的谭延闿对袁世凯态度暧昧,程潜也说当时的谭延闿是“二三其德”,但被刺杀的宋教仁是湘籍人士,谭人凤、蒋翊武和程潜都汇集在长沙,谭延闿不得不同意湖南加入倒袁的阵营,宣布独立。

“二次革命”是匆促之战,国民党大败,程潜化妆潜逃到上海,尔后再流亡日本。袁世凯称帝的野心一天天暴露后,程潜在1915年11月初从日本潜回上海,与唐继尧等人举起了“反袁护国”的大旗。

1916年年底,黄兴、蔡锷接踵而逝,对国民党内湖南势力而言是转折点。程潜无法在国民党内扛起“湘军”大旗,与其他派系竞雄。

1920年11月28日,孙中山回到广州,重组“中华民国”政府。12月8日,孙中山任命程潜为陆军部次长。程潜来到广东就职后,对革命事业以及孙中山个人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中山先生也十分仰仗程潜的才干。在孙中山和陈炯明起争端时,他坚决地站在孙中山这边。

程潜在国民党内最后的辉煌我以为是北伐时期。他于1927年3月24日攻占了对国民党意义最为巨大的南京城。但攻克南京城也可以说是程潜个人的政治命运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不但蒋总司令对程潜不顾其命令独得攻占南京之功很为不满,其他如东路军指挥官白崇禧、何应钦,江左军指挥官李宗仁对他也不无嫉恨。1928年湘桂联军攻打唐生智,程潜的部队帮助李宗仁打通了桂系部队与老巢广西的通道,可在5月21日,李宗仁以所谓“专横跋扈,把持湘政”的罪名为借口,拘禁程潜,宣布免除程潜本兼各职。此后,程潜成了位高权不重的人,在国民党内各大派系争斗时,他有基本上旁观者。

1948年底,当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之时,国民党中央重新起用程潜主持湖南军政,希望靠这位湘军宿将的威望,守住三湘四水。当解放军占领武汉三镇,即将挥师南下时,程潜为了使故乡免受兵燹之灾,也不无对共产党领导人多湘籍人士的一种乡情认同,他与共产党代表李明灏签订《长沙和平协定》,并发表湖南“和平起义通电”。

早在1928年程潜第一次全面主持湘政时,他登上岳麓山,拜谒黄兴、蔡锷的坟墓,写下了五古《岳麓山礼黄蔡墓》:“奋起扫浊秽,两公真健者。英气迈千古,大年天不假……如何忽殂谢,万类失陶冶。抚世悲艰屯,沉忧浩难写。”此时,程潜刚刚46岁,掌一省之政,可谓意气风发。哪曾想到,他漫长的人生中,一直有“沉忧”相伴,直到1968年以86岁高龄去世。此前两年的1966年,他写下了一首七言《无题》:“豆萁本是同根生,煮豆燃萁太无情。豆泣釜中终化腐,萁燃釜下早成尘。”

作为湘军最后一棵孤独寂寞的大树,对煮豆燃豆萁的悲剧他已无能为力,只有发出诗人的悲鸣。

(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17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报考湖南武备学堂的程潜已经在科举制度中有了秀才的功名,但他毅然考取这个学校.说明池对中国当时的局势有者清醒的认识,有着保家卫国的决心。

B.程潜积极追求革命,追随黄兴、宋教仁等同乡.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收为湘军中的新生力量,但这样的做法也为其后遭受派系之争及遭受排挤埋下祸根

C.程潜对同乡谭延闿的做法很反感.辛亥苹命胜利后谭延闿做了湖南都督.程潜为辛亥革命鸣不平;"二次革命”时,程潜认为谭延闿对衰世凯态度暖昧,三心二意

D.程潜对孙中山忠心耿耿.在孙中山重组“中华民国”政府时,他尽心尽力地工作;在孙中山与陈烔明发生争端时,他竖决站在孙中山的一边,体现出对党国的忠诚

E.北伐战争后的程潜一直不受旗视,即便是程潜被重新起用主持湖南军政.国民党也只是希望他能够坚守湖南,因此当解放军挥师南下时程潜就宣布了起义.

(2)程潜为中华民国做了哪些服要事情?请结合文一简要概括(6分)

                                       

                                       

(3)程潜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4)作者为何认为程潜楚“湘军最后一棵寂寞的大树”了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鼓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长久以来,余秋雨的    、纵横捭阖而又优美空灵的文化散文都是我心灵的慰藉,像《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和《山居笔记》等,我都如数家珍。

②较于传统齿轮换档型变速箱.自由客在加速换档时,不仅不会让驾驶者察觉明显的速比变化,更能联动发动机瞬间反应,使整个操控过程更直接、平滑,从而让驾驭体验   

③尼康特有的图像创作系统在D7200上表现得更加    。它将自定义功能和创意性控制功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使用户能够自由追求影像效果。

A、淋漓尽致 汪洋恣肆 酣畅淋漓  B.酣畅淋漓 淋漓尽致 汪洋恣肆

C、酣畅淋漓 汪洋恣肆 淋漓尽致  D、汪洋恣肆 酣畅淋漓 淋漓尽致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说实话,每个大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不一样,每个家长的思想也都不一样,送不送孩子上大学,完全是个人意愿的选择,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B、想让城市变得得文明,靠的是专业的管理、高效的组织、科学的协调、连贯性的政策取得的,而非短时间的突击、会战、更不是将不好的东西遮掩藏匿。

C.大型公益互动社交平台“青年之声”的快速成长,充分展示这项工作的活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旺盛,充分证明"青年之声”适应时代发展、符合青年需求

D.为进一步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与弘扬,首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l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祠堂是宗族祭祖联宗、议决宗族事务、办理红白喜事、上灯修谱、表彰功德、惩戒罪恶等精神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它集祭祖、管理、行使族权于一身,神圣而庄严.集中体现着人们的精神要求。祠堂的建筑以宗族观念为基石.承载着一个宗族全部的历史情感、生活理想。所以,    

A.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也就被人们赋予祠堂建筑本身

B、人们也就把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赋予祠堂建筑本身

C、祠堂建筑本身也就被人们赋予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D、人们也就把祠堂建筑本身赋予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分分)

自者以来,很多寺院①__,兼授僧俗生徒,寺学教授的内容除佛教知识外,还有儒经、史籍、书仪规范、诗词歌斌等。凡在寺院中接受过佛教教育的人,对于佛教的尊崇与维护都是极其虔诚的,客观上也起到了②___________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③__________佛教教育反过来又使得寺院藏书长久流传。

17,下面是“中国民政”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个别人怀疑和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斗争情节的奇谈怪论,混淆了视听,抹黑了英雄。葛振林回忆在山上拔萝卜吃的故事.有的人引申到八路军的纪律作风问题。无独有偶,之前,网络上也有对英雄邱少云事迹真实性的低毁,用振振有词的所谓“生理学”说辞诠释这种“低毁说”引爆了一直以来引而不发的思想“燃点’,一互联网’"颠覆观”背后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及“过度反思”所掩盖的文化不自信和价值观危机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河南省信阳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C 文中说“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可以看出,“秀骨清相、长脸细颈、神采奕奕、飘逸自得”指麦积山雕像。

2.D 从第二段开篇可以看出,接下来的内容主要表述的是北魏洞窟中佛像的特点,所以“云冈、敦煌、麦积山等洞窟”错误,“所有壁画”的说法也太过绝对。

3.B “将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渺小与佛像的高大相对比”错误,文中说的“衬托”“对比”指壁画与雕像之间,不是指现实中的人与雕像间。

4.D

5.C 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6.B “最终原杰就把献土地的人贬去戍边,给接受土地的人定罪”错误,文中有“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说明这些只是原杰上疏的内容,文中没有原杰治理献土地和收土地的人的处罚记载。

7.(1)顺天府发大水,放牧官家马匹的人缺乏草料,许多马匹死去,官吏责令他们赔偿,原杰上书请求免于赔偿。

(2)那些刚到此地的流民,平时虚妄不顺从的就驱逐返回他的家乡,附入本地户籍的按轻的制度来确定田赋。

【参考译文】

原杰,字子英,阳城人。正统十年考中进士。巡按江西时,捕获诛杀强悍的大盗,违法作乱的人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他又巡按顺天府。顺天府发大水,放牧官家马匹的人缺乏草料,许多马匹死去,官吏责令他们赔偿,原杰上书请求免于赔偿。建议用输送粮食换取食盐运销权的方式,发给盐引凭证输入米来赈济饥荒。他的奏疏呈入后,被户部阻止,但景帝最后还是听从了原杰的建议。破格提升他为江西按察使。原杰揭发宁王朱奠培淫乱的事情,革去他的护卫。原杰的政绩上报到朝廷,赐诰命奖赏。

成化二年,他在山东就任为右副都御史,巡抚该地。遇到荒年,他设法赈济救灾,使百姓没有流离迁徙。他被召回任户部左侍郎。当时黄河崩决改道没有规律,那里淹没就这里淤塞。军民在淤塞的地区开垦种植,奸徒却说那些地方是园场屯地,就献给王府以邀赏赐,王府便总是据为己有。原杰奏请将献出田地的人贬去戍边,并给接受土地的人加罪。江西盗贼起事,因原杰曾两次到那里做官,很得民心,皇上下诏派他去治理。原杰逮捕并杀了六百余人,其他的全部解散。

荆、襄地区有流民几十万,朝廷很忧虑。祭酒周洪谟曾著有《流民图说》,说应当增设府县,听任流民附入本地户籍的外地人为本地平民,这样可以核实襄阳、邓州户口,使几百年没有祸患。都御史李宾将该书上奏朝廷。皇上认为好。十二年,就命原杰出朝廷巡视。原杰走遍山川溪谷,宣传朝廷仁德的意旨,流民们都欣然愿意附入当地的户籍。那些刚到此地的流民,平时虚妄不顺从的就驱逐返回他的家乡,附入本地户籍的按轻的制度来确定田赋。百姓非常高兴。原杰又察看地形走势,因襄阳府所辖的郧县,在竹山县、房县、上津、商、洛五县之中,道路四达,离襄阳有五百余里,山林阻隔,官吏很少抵达,一旦有盗贼发生,官府难以在远处控制,于是拓展该城,设置郧阳府,使这些县附属于它。他还设置湖广行都司,增兵军队设置守卫,从竹山县分出设置竹溪,从郧县分出设郧西,从汉中的旬阳分出设白河县,将它们与竹山、上津、房县都归属于新府。制度定下后,他推荐邓州知州吴远为郧阳知府,各县知县都选择邻境的良吏来担任。流民各得其所,四境平安。他将要回来时,因该地处湖广、河南、陕西交界,事情没有头绪,便推荐御史吴道宏来代替自己。诏令马上提升吴道宏为大理寺少卿,巡抚治理郧阳、襄阳、荆州、南阳、西安、汉中六府。郧阳有巡抚,即从这时开始。原杰以此功劳升为右都御史。

原杰多次任职在外,入居都察院后,便不想再出朝廷。他受命赴荆、襄,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事情办完后,马上请回朝。正好南京兵部缺尚书,便委任原杰。原杰上疏推辞,皇上不许。他最后死于南阳,终年六十一岁。郧阳、襄阳百姓给他立祠,诏令赠他为太子太保。

8.以乐景写哀情(对比、反衬)的手法。颔联描写了眼前野渡无人、花鸟自得的悠然景色,而实际上是通过对环境死寂状态的描写,侧面呈现战乱所造成的百姓流离、人口锐减的现实;诗句并用水鸟的“飞还住”和杨花的“去却来”表现诗人的悲怨忧虑。

9.诗歌通过描绘赤地千里的凄凉景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动乱和人民陷于深重灾难的现实,揭露了战争的罪恶,透露出人生如梦的感叹。

10.(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1.(1)BC 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小说

的线索”错误,小说前半部分写智珠禅师建七级浮屠和黄庭坚写《承天院塔记》以及黄庭坚的被贬等,后半部分写黄庭坚向智珠禅师求《莲荷图》,由此可以看出,《莲荷图》不是小说的线索。D项,黄庭坚受人举报的原因是文章《承天院塔记》,但举报人未必是陈举,所以黄庭坚遭受贬谪的原因不是没有写陈举的名字。E项,强加因果。智珠禅师建塔、让黄庭坚写文、给黄庭坚画画不能说是他坐化的原因。

(2)①“这天早晨的阳光灿烂无比”,表现了黄庭坚的乐观精神,虽然被贬,但能与智珠禅师结交,能生活在如此幽静的环境,他的内心感到无比快乐。②“山道崎岖,山雾缭绕,空中有飞鸟盘旋”,表现承天寺环境的清幽以及到承天寺的道路的曲折,以此表现智珠禅师建造七级浮屠的艰难。③“在霏霏的江南细雨中有说不出的庄严”,展现江南风光以及七级浮屠建造好后的庄严状态,表现了对智珠禅师六年时间建造好七级浮屠的赞美之情。④“夜深人静,草虫相鸣”,用环境的幽静体现被贬的黄庭坚内心的悲凉之情,引出下文黄庭坚向智珠禅师求《莲荷图》的事情。⑤“残阳如血”,描写黄昏的景色,营造悲凉的氛围,表达对智珠禅师坐化的悲伤以及对黄庭坚命运的感受等。(任意三点即可)

(3)①相信别人。当黄庭坚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智珠禅师说“果然来了”,表明他对朋友充满信心,相信朋友的承诺。②做事执着,有信念。为了建造一座七级浮屠,坚持了六年时间。③重视朋友之情。落难中的黄庭坚向自己求《莲荷图》时,他拿出最好的纸,用了六天六夜画好《莲荷图》,并尽快把画送给朋友。

(4)第一问:①第一次“笑”,写黄庭坚与智珠禅师六年后的又一次相会的快乐之情,“笑”体现了对智珠禅师用六年时间建成七级浮屠的欣慰和再次见到智珠禅师的快乐之情。②第二次“笑”,写黄庭坚与智珠禅师六年前的约定:智珠禅师建成七级浮屠后黄庭坚写文纪念。③第一次“哭”,写黄庭坚看到去世的好朋友秦观画像的悲伤,表现了黄庭坚对好朋友秦观去世的悲伤以及自己处境的悲凉。④第二次“哭”是用“泪水就模糊了双眼”来体现的,写黄庭坚看到智珠禅师画的《莲荷图》后对自己高洁品行追求的坚持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伤,同时也表现了对智珠禅师坐化的悲伤之情等。第二问:①用神态描写塑造了黄庭坚的形象特征,表现了黄庭坚重视诺言、重视友谊的性格特征。②这些神态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两次“笑”引出下文对相关情节的描写。③揭示了小说追求高洁品格、友谊地久天长的主题。12.(1)AD 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B项,程潜后来受到排挤有派系之争的原因,但与程潜加入同盟会没有关系。C项,“为辛亥革命鸣不平”错误,程潜此时的不平是因为胜利的果实落在了旧官僚、士绅手里。E项,强加因果。程潜起义的原因较多,其中有看到国民党的腐败以及避免故乡遭受兵祸、对共产党领导人多湘籍人士的乡情认同等。

(2)①辛亥革命后协助谭延闿安定湖南政局。②参加“二次革命”,举起反袁大旗。③北伐战争期间攻占了南京城。

(3)①表达了对黄兴、蔡锷的敬佩以及对他们的去世的哀悼之情。②表现了程潜对时事艰难的悲凉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决心。③对过去国共之间斗争的悲剧的感伤和希望祖国统一的思想。

(4)①湘军是辛亥革命的主力军,湖南人为民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为辛亥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湘籍人士黄兴、蔡锷、宋教仁先后去世,在国民党元老中,湘籍人士就只剩下了程潜一个人。②程潜在北伐时期为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因为派系的斗争,程潜成了边缘人物,一直是位高权不重,在国民党各大派系的争斗中处于旁观者的地位。③程潜在革命生涯中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湖湘才俊走出家门,投考军校。④程潜先后两次主持湘政,在1948年时,宣布起义,投身共产党。

13.D 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酣畅淋漓:酣畅,畅饮,引申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14.A B项,结构混乱。“靠的是……取得的”杂糅,两个词语保留一个。C项,搭配不当。“活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旺盛”改为“旺盛活力和强大影响力”。D 项,成分残缺。在“高校网络文化”后面加上“建设”。

15.C 回答这个问题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把握表述的主题特征,即空格中的语句表述对象的先后顺序;二是空格中的语言的句式特征。从前文看,语段表述的主题是“祠堂”,介绍了祠堂的作用和祠堂体现的意义等,由此判断空格的内容表述的主体还应该是“祠堂”;同时,从选项给出的内容分析,涉及的内容有“人们”“祠堂”“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如果表述主体为“祠堂”的话,用被动句是最为合适的。

16.①都设立过寺学 ②保护及传承寺院藏书的作用 ③寺院藏书推动了佛教教育的发展

17.“中国民政”的标志由双手、人像、太阳和光线组成。双手象征民政部门的奉献精神,人像象征广大人民群众,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太阳两侧的十二道短线象征太阳的光芒(代表一年十二个月)。

18.【立意】材料表述的主要内容是,现在的网络对之前国家的英雄有着这样、那样的怀疑,然后分析了这种怀疑的本质是“历史虚无主义”和“过度反思”,并解释了其危害。材料的表述过程是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过程,从有些人对英雄的怀疑到揭示这种怀疑的本质和危害。从这个角度分析,材料的立意有:历史虚无主义不可要(“诋毁说”害处巨大)、反思要有标准、还原历史要客观公正、不能有信仰危机、要有文化自信(要有健康的价值观念)、革命先烈永远是我们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历史岂容随意抹黑等。